泊舟富池乞灵祠下

大江东南来,冯夷此其宫。

群山各献状,奔走如游龙。

将军万人杰,智勇摧奸凶。

草木知威名,旗常纪丰功。

庙食填兹土,楼阁何穹窿。

我来拜灵祠,红日方曈眬。

神乌集飞樯,雪波捲晴空。

椒桂荐芳馨,精诚冀感通。

谓言身半百,扁舟吾欲东。

羞作贾胡留,愿借一帆风。

形式: 古风

翻译

大江从东南方向滚滚而来,这是河神冯夷的居所。
群山竞相展示各自的形态,如同奔腾的游龙般活泼。
英勇的将军如同万人之杰,智勇双全,能击败邪恶势力。
草木感知到他的威望和功绩,军旗记录了他的丰功伟业。
他的庙宇就建在这里,楼阁高耸入云。
我来此拜谒神祠,太阳正升起,光芒朦胧。
神乌聚集在桅杆上,清澈的波浪卷起晴朗的天空。
香料和桂枝献上芬芳,我真诚的心希望能与神灵沟通。
我自言已五十岁,渴望乘船向东航行。
不愿像商贾般长久停留,只愿借得一帆风顺东归。

注释

冯夷:河神。
宫:居所。
献状:展示形态。
游龙:奔腾的龙。
万人杰:万人敬仰的英雄。
奸凶:邪恶势力。
威名:威望。
丰功:伟大功绩。
庙食:庙宇。
穹窿:高耸。
灵祠:神祠。
曈眬:朦胧。
神乌:神鸟。
飞樯:桅杆。
椒桂:香料和桂枝。
精诚:真诚的心。
身半百:五十岁。
扁舟:小船。
贾胡:商人。
一帆风:顺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大江之滨的壮丽场景和他的英勇事迹。开篇“大江东南来,冯夷此其宫”写出江水奔腾而来的气势,以及将军的威严如同古代传说中的神灵宫殿。接下来的“群山各献状,奔走如游龙”则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物对英雄将军的敬畏和赞颂。

“将军万人杰,智勇摧奸凶”直接点出了将军的英明与勇敢,他所到之处能使邪恶之徒闻风丧胆。紧接着,“草木知威名,旗常纪丰功”表达了将军威名远扬,连草木都知道他,而他的战绩也被高高悬挂的旗帜所传颂。

“庙食填兹土,楼阁何穹窿”这两句描写了供奉将军英灵的庙宇和建筑宏伟壮观。诗人拜祭时的景象,“我来拜灵祠,红日方曈眬”表达了一种肃穆与神圣感。

“神乌集飞樯,雪波捲晴空”中的“神乌”可能指的是祥瑞之鸟,它们聚集在高处的木架上,预示着吉庆。下句则描绘了天气转晴,风景清新的意境。

“椒桂荐芳馨,精诚冀感通”中,“椒桂”代表香料和香树,这里用来比喻祭品或供奉之物的芬芳。诗人表达了自己祈愿的心情,希望自己的真诚能够被神灵所感应。

最后,“谓言身半百,扁舟吾欲东。羞作贾胡留,愿借一帆风”则是诗人自述,年过半百,想要乘船向东方而去,但却因为羞愧于自己如同商人的行为而迟疑,只希望能借得一阵风来助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将军英勇事迹的歌颂,以及个人祈愿的心声,展现了一个充满英雄气概与个人的真挚情感交织的画面。

收录诗词(262)

杨冠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字:梦锡
  •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 生卒年:1138-?

相关古诗词

采芙蓉词

采采芙蓉华,集之以为裳。

自彼若耶溪,登于君子堂。

馨香压纫兰,把玩卑琼芳。

佩服古无斁,怀人思沅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春大阅

波澄青海无传箭,我公献纳纡皇眷。

修严武备选车徒,天下虽安不忘战。

车如流水马如龙,甲耀日兮旌蔽空。

搀枪荧惑不敢动,独任朔方无限功。

天威震叠军声壮,会见龙庭焚老上。

燕然碣石与天齐,为公重勒千丈碑。

形式: 古风

春江极目

荆扬春冬异风土,江北江南春冬花。

跨马出郊时极目,应须美酒送生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癸丑仲冬十日蚤晴从中使过莼湖未几风雪交作

黄冈之北莼湖东,湖光万顷磨青铜。

楼船东下佽飞集,牙樯十里旌旗红。

鱼龙震叠冯夷宫,云容倏忽变晴空。

鬖髿振袂玉妃舞,雪花撩乱穿疏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