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乌斯道的《周瑜墓》描绘了对历史英雄周瑜的怀念与感慨。首句“巴丘一卧梦初残”暗示了诗人对周瑜英年早逝的惋惜,仿佛他在巴丘的沉睡中尚未完全从梦境中醒来。次句“遂使江东失羽翰”表达了对周瑜智勇双全的赞美,认为他的离去使得江东失去了重要的领袖。
第三句“不恨荆州通蜀道”,诗人似乎在说,虽然荆州的战略位置重要,但更令人忧虑的是赤壁之战中周瑜未能阻止曹操南下。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转折点的思考,暗示了周瑜的军事才能对于战局的影响。
“最忧赤壁走曹瞒”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表达了对曹操可能逃脱战场的担忧,将周瑜与曹操的对抗视为一场关键的对决。
接下来两句“山光上下风云壮,江影微茫草树寒”,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烘托出历史的壮阔和英雄人物的豪情,同时也暗含着对周瑜英勇事迹的追忆。
结尾“千载尚怜雄杰士,有人箫鼓献杯盘”,诗人感慨千年之后,人们对英雄的敬仰犹在,想象仍有人们以箫鼓和宴饮的方式,表达对周瑜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既客观又充满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