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经言》,由明代诗人释函可创作。诗中描绘了朝与暮之间,人们生活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早晨,人们在歌舞中迎接新的一天;而到了晚上,他们又在黄土中结束一天的生活。这种对比鲜明的描述,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朝出见歌舞,暮归见黄土。”这两句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早晨,人们在歌舞中欢庆,充满活力与希望;而夜晚,当太阳落山,一切归于平静,黄土覆盖大地,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这种从欢乐到哀伤的转变,让人不禁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接下来的两句“此事未足奇,所奇在何处。”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指出,这样的生离死别并非罕见,而是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现象。真正的奇观,不在于生命的起始与终结,而在于人们如何面对生死,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意义,如何在日常的歌舞与劳作中找到生活的乐趣与价值。
释函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哲学探讨。他提醒读者,尽管生命终将走向尽头,但在这短暂的旅程中,我们应当珍惜每一刻,享受生活带来的欢乐,并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与力量。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死问题的独到见解,也体现了其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