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七律(其十二)

莹彻无瑕照眼寒,无边春意满溪南。

绝疑飞雪吹花六,独自临风绕树三。

夜月襟怀谁与共,岁寒情味久相谙。

软红尘土应无此,竹外清湍竹里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清澈如镜,寒光逼人,满溪春色洋溢在溪南。
仿佛雪花飘落,又似六出飞花,我独自在风中绕着树转了三圈。
夜晚的月光下,我的心境无人能懂,寒冬时节的情感却深深刻在心底。
这样的宁静与纯洁,红尘喧嚣中大概没有,只有竹林外的清流和竹林中的小庵。

注释

莹彻:形容清澈透明。
无瑕:没有瑕疵,指非常纯净。
飞雪:比喻飘落的花瓣。
软红尘土:形容世俗的繁华。
清湍:清澈的急流。
庵:小型的佛教寺庙或尼姑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溪畔景象。"莹彻无瑕照眼寒,"这一句通过对梅花清澈、无暇的描写,传达了早春时节的清冷气息,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清洁与高尚。

"无边春意满溪南。"这句则是从宏观上把握春天的氛围,将那种无处不在、难以言说的生机之美,归纳为一种充溢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自然环境中。

接下来的两句"绝疑飞雪吹花六,独自临风绕树三。"通过对梅花与寒风相互作用的情景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也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自在的情怀。

"夜月襟怀谁与共,岁寒情味久相谙。"这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借由夜晚的明月和悠长的岁月,表达了他对某种美好或理想的独自珍视,以及这种情感随着时间的积累而愈发浓烈。

最后,"软红尘土应无此,竹外清湍竹里庵。"诗人似乎在告诫世间尘俗的纷扰与自己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之间存在本质差异,并通过对清净溪流和隐逸之庵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于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渴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在艺术表现上的造诣,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追求精神纯净与高洁的情怀,是一首融合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00)

张道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从真德秀学。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 号:实斋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02~1268

相关古诗词

梅花七律(其二十二)

天姿雅澹似高人,万树千红总后尘。

花蚤花迟两年景,枝南枝北一家春。

轻轻欲折还休去,得得相看不厌频。

坐到参横浑未晓,夜窗无月更传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花七律(其十八)

落尽精英宇宙荒,天将清白付幽芳。

万花场里春无色,独树桥边月有香。

怪怪奇奇依水石,潇潇洒洒带冰霜。

琼肤耐得寒如许,薄薄轻绡剪作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梅花七律(其十)

高标胜韵点人寒,残雪疏篱是水南。

天上玉妃居第一,人閒石友结成三。

广平心事今犹在,和靖家风晚最谙。

莫讶清晨将鹤出,孤筇行过竹西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梅花七律(其十六)

皎然玉色耿无邻,回首千花总后尘。

数树罗浮山下月,一枝大庾岭头春。

与时无竞抱幽质,于我有情真故人。

众志独清天不管,自临野水照精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