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罗敷媚·海上迟亚子不至》表达了作者高旭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离别后的落寞情绪。"故人天末应怜我"一句,以深情的口吻呼唤远方的朋友,希望他能感知自己的思念之情。"别绪阑珊"和"别梦阑珊"则描绘了离别后难以排遣的愁绪,以及在梦境中也难以再见的遗憾。
"怅望江头一见难"写出了作者站在江边,满心惆怅,期待与友人重逢却知其不易。接下来的"低徊怕听琵琶语",琵琶声常常引发离别之感,此处更增添了作者的敏感与哀伤。"红豆抛残"和"红烛烧残"则通过具体的物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暗示着相聚无期。
最后,"明日扬舲又故山"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设想,即使明日又要独自启程返回故乡,仍然无法抹去心中的思念。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后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