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春令(其一)淮南道中

断霞低映,小桥流水,一川平远。

柳影人家起炊烟,彷佛似、江南岸。

马上东风吹醉面。问此情谁管。

花里清歌酒边情,问何日、重相见。

形式: 词牌: 留春令

翻译

残阳低照在水面,小桥下流淌着溪水,一片广阔平坦的景色。
柳树下的房屋升起袅袅炊烟,仿佛置身江南水乡。
骑马迎着东风,脸颊被吹得微醺。我在想这份情感由谁来照料。
在花丛中轻声歌唱,借酒浇愁,我在询问何时能再次相逢。

注释

断霞:夕阳的余晖。
小桥流水:宁静的乡村景象。
一川平远:广阔的平原。
柳影人家:柳树掩映的人家。
江南岸:江南的水边。
马上东风:春风中骑马。
吹醉面:被风吹得微醉。
花里清歌:花丛中的歌声。
何日:何时。
重相见:再次相见。

鉴赏

这首《留春令·淮南道中》是宋代词人高观国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断霞低映",夕阳余晖映照在水面,景色宁静而富有诗意。"小桥流水,一川平远",小桥横跨流水,河川广阔,展现出江南水乡的开阔与深远。"柳影人家起炊烟",柳树下的农舍升起袅袅炊烟,生活气息浓厚。

上片以自然景色引出对远方江南的联想,"彷佛似、江南岸",仿佛置身于江南的画卷之中。接着,词人借"马上东风吹醉面",表达了旅途中的微醺之感,以及对未知之地的好奇和期待。

下片转向情感抒发,"问此情谁管",流露出词人对眼前美景和情感的深深眷恋,无人能解。最后两句"花里清歌酒边情,问何日、重相见",表达了词人对再次与所爱之人或景致重逢的期盼,歌声与美酒都寄托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淮南道中的景色,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展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08)

高观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 字:宾王
  • 号:竹屋
  • 籍贯:山阴(今浙江绍兴)

相关古诗词

留春令(其二)

粉绡轻试,绿裙微褪,吴姬娇小。

一点清香著芳魂,便添起、春怀抱。

玉脸窥人舒浅笑。寄此情天渺。

酒醒罗浮角声寒,正月挂、南枝晓。

形式: 词牌: 留春令

留春令(其三)梅

玉清冰瘦,洗妆初见,春风头面。

等得黄昏月溪寒,爱顾影、临清浅。

历尽冰霜空羞怨。怨粉香消减。

江北江南旧情多,奈笛里、关山远。

形式: 词牌: 留春令

留春令(其四)红梅

玉妃春醉,夜寒吹堕,江南风月。

一自情留馆娃宫,在竹外、尤清绝。

贪睡开迟风韵别。向杏花休说。

角冷黄昏艳歌残,怕惊落、燕脂雪。

形式: 词牌: 留春令

清平乐(其二)

春蒲雨湿。燕子低飞急。云压前山群翠失。

烟水满湖轻碧。小莲相见湾头。清寒不到青楼。

请上琵琶弦索,今朝破得春愁。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