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对月

夜上南楼看月色,水晶帘卷银河碧。

冰轮倒射沧波寒,对此清光是何夕。

举酒邀月真吾酬,夜长不用秉烛游。

万里凉风满襟袖,洞庭七泽涵清秋。

秋声冷拂珊瑚树,湘娥鼓瑟鲛人语。

试吹玉管遏行云,曲中仿佛霓裳舞。

霓裳舞罢回明珰,北斗已挂西山旁。

但愿清尊长对月,今人古人何足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南楼对月》由明代诗人赵介所作,描绘了诗人夜晚登楼赏月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夜上南楼看月色”,开门见山地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夜晚诗人登上南楼,准备欣赏月色。接下来,“水晶帘卷银河碧”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水晶帘,银河则映衬出其碧绿之色,形象地描绘出月光洒落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

“冰轮倒射沧波寒”进一步描绘月光照射在水面上的情景,冰轮(月亮)倒映水中,使得水面泛起寒意,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接着,“对此清光是何夕”一句,诗人感慨于如此清美的月光,不禁思考这是哪一天的夜晚,流露出对月色的赞叹之情。

“举酒邀月真吾酬,夜长不用秉烛游”表达了诗人与月共饮的情趣,即使夜晚漫长也不需手持蜡烛行走,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与超脱。随后,“万里凉风满襟袖,洞庭七泽涵清秋”描绘了凉风习习,洞庭湖畔的清秋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

“秋声冷拂珊瑚树,湘娥鼓瑟鲛人语”通过声音的描写,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秋风吹拂珊瑚树,仿佛是湘娥在弹奏瑟,鲛人在低语,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氛围。最后,“试吹玉管遏行云,曲中仿佛霓裳舞”描述了诗人尝试吹奏玉管,使得行云停留,仿佛在模仿唐代宫廷乐舞霓裳羽衣曲,将自然与艺术完美结合。

“霓裳舞罢回明珰,北斗已挂西山旁”描绘了舞曲结束,北斗星已经挂在西山之旁,时间悄然流逝,暗示着夜晚即将过去。最后,“但愿清尊长对月,今人古人何足伤”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月共饮,不论古今,都应珍惜当下,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南楼对月》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悟,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9)

赵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博通诸经及释、老书。元末,与孙蕡等俱受何真礼遇。入明,闭户读书,不求仕进,屡荐皆辞。坐累逮赴京师,途中卒于南昌。有《临清集》,另有《广中五先生诗》

  • 字:伯贞
  • 号:广中五先生
  • 籍贯:元明间广东番禺
  • 生卒年:?—1389

相关古诗词

彩虹桥

断港冲波百步遥,何年鞭石驾长桥。

苍龙饮水涵秋月,螮蝀横空锁暮潮。

此柱无人题驷马,夕阳有客系兰桡。

蹇驴晓踏新泥滑,恰似灞桥春雪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朝汉台

叠嶂淩云势欲颓,赵王曾此筑高台。

关河北望秦京在,冠冕南通汉使回。

水绕仙城馀古木,山迎辇路总荒苔。

霸图王业今何在,回首咸阳几劫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临高台

临高台,台高百仞淩云开。

丹霞曙色明九垓,咸阳王气何佳哉。

交疏结绮纷崔嵬,虹桥复道云中来。

直到南山表双阙,遥连北极正三阶。

宛转朱阑临渭水,飞帘观阁通天起。

铜龙高拱日华鲜,青雀翻翻月明里。

鸣珰摇佩溢层城,锦幄芙蓉翡翠屏。

宝鼎香酥调玉食,金茎瑞露屑琼英。

琼英玉食知难老,鸾镜青蛾为谁好。

君王八骏上瑶池,日暮长门怨芳草。

芳草年年换物华,瑶池歌管醉流霞。

皆传阿母桃成实,又献安期枣似瓜。

蟠桃硕枣真堪羡,方朔诙谐侍欢宴。

题诗争拟柏梁新,求仙岂意桑田变。

愿得层台更万重,昆仑西望接崆峒。

能共赤松鞭彩凤,仍随轩后驾苍龙。

下顾凄凄茂陵道,惟馀陇树生秋风。

形式: 乐府曲辞

战城南

君不闻阴山敕勒川,胡儿饮马来翩翩。

狼头大纛三万落,弯弧注槊雄燕然。

乌桓古道黄沙塞,青冢芳原白骨田。

汉将鹰扬遥度碛,戎兵兽骇复窥边。

边烽夕照甘泉殿,杀气浮空白如练。

右地连营夜合围,左贤鸣镝朝驰战。

闻道嫖姚新筑城,先令都护出奇兵。

三门八阵互缠绕,万众一心同死生。

偏裨转斗血凝肘,箭锋流星饿鸱吼。

卷甲遥搴大校旗,横戈怒落单于首。

愁云惨日凝沙漠,败马号鸣霜草枯。

金裘宝玦青珊瑚,阏氏花颜泣路隅。

含悲掩袂辞穹庐,雕盘跪进紫驼酥。

军中椎牛日高会,蒲萄寒香浓不醉。

振旅先论卫霍功,封侯未数金张贵。

封侯意气本雄豪,谁识沙场汗马劳。

惟有城南征战地,髑髅京观长蓬蒿。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