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月夜寄夫子

静夜霜寒,金炉香辍。窗前一片梅花月。

看来总共此清光,怎生却把人离别。

才挂枝头,又过庭侧。疏帘漠漠铺烟色。

深宵何用照离愁,素娥当自愁圆缺。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月夜寄夫子》以月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清而深情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静夜霜寒,金炉香辍”点明了时间与环境,霜寒之夜,金炉中的香已燃尽,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接着,“窗前一片梅花月”,将梅花与月亮并置,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高洁与清雅。梅花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清丽脱俗,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

“看来总共此清光,怎生却把人离别。”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即使面对如此清美的月光,也无法驱散内心的离愁别绪。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加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才挂枝头,又过庭侧。”描述了梅花在枝头与庭院之间轻轻摇曳的情景,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情感的波动。

“疏帘漠漠铺烟色。”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朦胧与寂静,疏落的窗帘在微光中呈现出淡淡的烟雾效果,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意境美。

最后,“深宵何用照离愁,素娥当自愁圆缺。”诗人将自己比作月宫中的嫦娥,表达了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月圆月缺,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起伏,同时也暗示了对相聚时刻的渴望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离愁别绪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收录诗词(12)

林瑛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凤栖梧.忆妹

征雁成行云外度。恼杀飘风,吹散东西去。

既是飘风无定处。分飞何不吹教聚。

倚遍雕栏无共语。杨柳丝丝,又送愁千绪。

放下重帘不忍觑。碧烟芳草斜阳暮。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清平乐

青苔庭院。梁畔呢喃燕。飞向风前试新剪。

蹴落杨花几片。无情春色偷归。等闲断送芳菲。

独剩夜阑明月,影来扶上花枝。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醉花阴

绮阁风柔回素袖。斜月帘栊透。

罗幌暖翻春,一枕荧光,隐隐花明绣。

梦回烛影摇红后。篆冷金猊兽。

幽会未成欢,懊恼东风,吹彻残更漏。

形式: 词牌: 醉花阴

齐天乐.游仙

凤凰台上吹箫侣,同伴月明凤舞。

十二楼台,三千世界,眼见微尘如许。高寒逼处。

浸肃肃肌肤,不胜凉露。

桂影摇寒,清辉濯苦更风御。

泠泠环佩齐楚,望瑶京缥缈,步虚声下。

露湿云鬟,光莹玉臂,遍惹天香衣素。拟身何处。

逐神仙侣伴,琼宫玉宇。便欲骖鸾,两两踏云归去。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