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次韵费五十九丈□□题秋山阁有感时事

霞下天垂宇。倚阑干、月华都在,大明生处。

扶木元高三千丈,不分闲云无数。

谩转却、人间朝暮。

万古兴亡心一寸,只涓涓、日夜随流注。

奈与世,不同趣。齐封冀甸今何许。

百年间、欲招不住,欲推不去。

闸断河流障海水,未放游鱼甫甫。

叹多少、英雄尘土。

挟客凭高西风外,问举头、还见南山否。

花烂熳,草蕃庶。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翻译

夕阳映照天边,倚着栏杆,明亮的月光洒落,正是光明升起的地方。
扶桑树高三千丈,无尽的闲云缭绕。
时间如流水般流逝,人间的昼夜交替不停。
千年历史的兴衰变迁,只在心中默默流淌。
无奈与世间趣味不合,齐国封地如今何处?
百年之间,想要留住的人和事,都无法挽留或驱赶。
如同闸门阻断河流,连海水也被阻挡,鱼儿无法畅游。
感叹多少英雄已化为尘土。
独自登高,面对西风,询问是否还能看到南山。
花开得繁盛,草木茂密。

注释

阑干:栏杆。
大明:明亮的月亮。
扶木: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所驾之树,此处指日出之地。
闲云:悠闲飘动的云彩。
闸断:像闸门一样截断。
南山:泛指远处的山峰,可能有特定的文化或地理意义。

鉴赏

这首词以秋山阁为背景,通过描绘霞光、月色和自然景象,寓言式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与世浮沉的孤独心境。"霞下天垂宇"描绘出日落时分的壮丽景色,"倚阑干、月华都在,大明生处"则暗示时光流转,明暗更替。"扶木元高三千丈,不分闲云无数"象征着历史的深远和无尽的白云般的世事纷扰。

"万古兴亡心一寸,只涓涓、日夜随流注"揭示了作者对历史长河中个人命运的无奈,他感到个体在历史洪流中微不足道。"奈与世,不同趣"表达了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孤独感。

接下来,词人借齐国封地的变化,感叹世事沧桑,英雄如尘土,"闸断河流障海水,未放游鱼甫甫"形象地展示了权力的阻隔和英雄的困顿。最后,词人在西风中仰望南山,询问是否还能见到往日的美好,"花烂熳,草蕃庶"则以景结情,展现出对和平繁盛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魏了翁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唐多令.中秋

轻露濯秋风,新楼插太空。更遭逢、解事天公。

为唤羲和驱六马,将杲日、挂帘栊。日影正沈红。

须臾月在东。百万家、乐意融融。

民意乐时天亦好,聊与众、一尊同。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唐多令.别吴毅夫、赵仲权、史敏叔、朱择善

朔雪上征衣。春风送客归。万杨华、数点榴枝。

春事无多天不管,教烂熳、住离披。开谢本同机。

荣枯自一时。算天公、不遣春知。

但得溶溶生意在,随冷暖、镇芳菲。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唐多令.淮西总领蔡少卿范生日

人物盛乾淳。东嘉最得人。费江山、几许精神。

我已后时犹遍识,君子子、又相亲。秋入塞垣新。

风寒上醉痕。万百般、倚靠苍旻。

只愿诸贤长寿健,容老我、看闲身。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浣溪沙(其二)

密叶留香护境天。好风时雨媚清涟。

亭亭双秀倚湖弦。

造化曾居公掌握,呈祥宁许百花先。

聊占棣萼蒂芳连。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