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描绘了春日泛舟西湖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光山色之美。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垂柳、桃花、东风、花絮、香车、油壁、西泠松柏、夕阳、堤边、南朝繁华等,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西湖画卷。
开头“柳困青垂,桃慵红褪”,以“困”、“慵”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柳树与桃花在春风中的慵懒姿态,暗示了春天的慵懒与悠闲。接着“两宜迟放轻船”,则表达了对轻舟慢行于湖面的向往,与前面的慵懒氛围相呼应,营造了一种宁静悠然的意境。
“从想湖山,胜游才得今年”,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对这次春游的珍视。接下来的“六桥春色三潭月,蓦韶光、处处堪怜”,进一步描绘了西湖的春色与月色之美,以及时光的流逝,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流转。
“罥东风,花事如尘,絮影如烟”,通过“罥”字生动地表现了东风的轻拂,以及花落如尘、絮影飘渺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美的交融。随后,“香车油壁归何处,望西泠松柏,绿暗斜川”,通过香车油壁的消失,引出了对西湖边西泠松柏的怀念,以及对往昔繁华的追忆。
“人散亭空,夕阳犹恋堤边”,描绘了傍晚时分,人已散去,亭台空寂,夕阳却依然眷恋着堤边的景色,这一句充满了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南朝多少繁华梦,却输它、冷占鸥眠”,将目光转向历史,对比南朝的繁华与眼前的冷清,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当下现实的无奈。
整首词以西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西湖的美丽与哀愁,以及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富有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