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凤髻绿云丛,深掩房栊。锦书通,梦中相见觉来慵。
匀面泪,脸珠融。因想玉郎何处去,对淑景谁同。
小楼中,春思无穷。
倚阑凝望,闇牵愁绪,柳花飞起东风。
斜日照帘,罗幌香冷粉屏空。海棠零落,莺语残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小楼中春日里的思念之情。开篇“凤髻绿云丛,深掩房栊”设定了一种幽静的氛围,凤髻即古代妇女的发饰,这里形容云彩如同簇集的绿云,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隐喻着女子的孤独与寂寞。接着“锦书通,梦中相见觉来慵”表达了女子通过书信与远方的爱人保持联系,但即便是在梦中相见,也只能在醒来后留下懒散的情绪。
“匀面泪,脸珠融”写出了女子因思念而落泪,泪水汇聚在脸颊,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形象地展现了她的哀愁。紧接着“因想玉郎何处去,对淑景谁同”更深化了这种情感,她思念着那位如玉般美好的男子,却不知他此刻身在何方,而她自己则独自面对这春日的美好,感到无比的孤单。
“小楼中,春思无穷”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女子在小楼中的无尽春思。随后“倚阑凝望,闇牵愁绪,柳花飞起东风”则描写了她依靠栏杆,沉浸于对远方的凝视之中,那纠缱的情感如同愁绪一般难以割舍,而柳絮随着东风飘扬,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伤。
“斜日照帘,罗幌香冷粉屏空”这两句通过日光透过窗帘,照耀在精致的罗幕与冷清的粉色屏风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室内景象。最后“海棠零落,莺语残红”则以海棠花瓣纷纷扬扬,以及莺鸟的叫声与残留的花朵颜色,勾勒出一个春末初夏的萧索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女子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孤独与哀愁,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欧阳炯对于美好事物的感怀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尽留恋。
不详
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月映长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
浅沙汀上白云多,雪散几丛芦苇。
扁舟倒影寒潭,烟光远罩轻波。
笛声何处响渔歌,两岸蘋香暗起。
水上鸳鸯比翼,巧将绣作罗衣。
镜中重画远山眉,春睡起来无力。
细雀稳簪云髻,含羞时想佳期。
脸边红艳对花枝,犹占凤楼春色。
绛阙登真子,飘飘御綵鸾。
碧虚风雨佩光寒,敛袂下云端。
月帐朝霞薄,星冠玉蕊攒。
远游蓬岛降人间,特地拜龙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