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宫砖卖尽雨崩墙,苜蓿秋红满夕阳。
玉树后庭花不见,北人租地种茴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废墟的画面,通过对比和细节刻画出一段历史沧桑的故事。"宫砖卖尽雨崩墙"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古代宏伟建筑的残破与衰败,宫殿的砖石被人当做废料卖掉,而剩下的建筑因年久失修,在风雨中逐渐崩溃。"苜蓿秋红满夕阳"则是对这种荒凉景象的一种生动描写,苜蓿草在秋天绽放着淡红色的花朵,与晚霞交织,显得分外凄美。
接下来的两句"玉树后庭花不见,北人租地种茴香"展现了更深一层的历史变迁。"玉树后庭花不见"可能暗指某个皇室或贵族家族的衰落,其昔日繁华如同庭院中的美丽花朵,现在却已经看不到了。而"北人租地种茴香"则表明在这片废墟之上,新的生活正在悄然展开。北方来的人在这里租了土地,开始耕作,他们种植的茴香可能是为了生活所需,也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事变迁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又不失对现实生活中坚韧不拔的一丝温暖和期待。这是一种非常深刻且具有中国古典诗词特色的表现手法。
不详
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老妻病女去淮西,慈母居吴鹤发衰。
我独天涯听夜雨,寒灯三处照相思。
步摇明月冷无光,骨掩春泥草亦芳。
艳魄不随红粉尽,化为蝴蝶舞昭阳。
月照芙蓉水殿秋,仙韶一曲奏《凉州》。
高皇尚爱梨园舞,宣索当年菊部头。
报道春归去,忙来看落红。
岂知春不去,还在绿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