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薛汉的《睡起》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午后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的内心世界。
首联“卷帘春色上苔衣,新水相看近竹扉”,开篇即以动态的卷帘动作引入,春色仿佛随着帘子的拉开而跃然于苔衣之上,新水在竹扉旁静静流淌,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春色和新水赋予了生命,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颔联“风动树枝鸣宿鸟,云收山崦放晴晖”,进一步描绘了春日午后微风轻拂的情景。树枝轻轻摇曳,宿鸟在枝头发出清脆的鸣叫,云朵渐渐散去,阳光洒在山崦之间,呈现出一片明媚的景象。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之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颈联“举杯竹叶扫愁去,攲枕杨花约梦飞”,转而写到诗人的个人情感。他举起酒杯,借着竹叶的映照,试图驱散心中的愁绪;同时,他枕着杨花,期待着美梦的降临。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元素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尾联“肠断碧苔溪上路,暖风晴日钓鱼矶”,最后以对自然景色的深情凝视结束全诗。面对溪边长满碧苔的小路,诗人不禁心生感慨,暖风和煦,晴日高照,钓鱼矶上或许能寻得片刻宁静。这一联不仅深化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春日午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诗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