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峰

浮云散尽雨初晴,天际群峰削不成。

万朵芙蓉相掩映,九华仙掌自分明。

幽崖树色经霜古,绝顶松涛入夜惊。

日暮南楼增爽气,可能相对豁吟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于谦的《秋峰》描绘了一幅秋雨初歇后山景的清新画卷。首句“浮云散尽雨初晴”写出了雨后的天空如洗,云雾消散,阳光透出,显得格外明亮。接下来的“天际群峰削不成”则运用比喻,形容远处的山峰峻峭如削,线条流畅,富有动态感。

“万朵芙蓉相掩映”以芙蓉(即荷花)比喻峰峦,形象地展现了峰峦层叠、错落有致的景象,仿佛是无数盛开的芙蓉花在相互掩映。而“九华仙掌自分明”中的“九华仙掌”,可能是对山峰形状的进一步描绘,犹如仙人之掌,清晰可辨。

“幽崖树色经霜古”描绘了深谷中树木历经霜寒,更显古朴苍劲,增添了山的岁月痕迹。最后,“绝顶松涛入夜惊”写到山顶松涛在夜晚回荡,不仅渲染了山间的寂静,也透露出一种雄浑的气势。

结尾“日暮南楼增爽气,可能相对豁吟情”表达了诗人站在南楼,欣赏这壮丽秋景时,心情为之舒畅,激发了诗兴,期待能在此美景中挥洒豪情,进行吟咏创作。

整体来看,《秋峰》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山峰的秀美与壮丽,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对自然的赞美。

收录诗词(426)

于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字:廷益
  • 号:节庵
  • 籍贯: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
  • 生卒年: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秋波

雨足江湖水色新,碧琉璃滑净无尘。

潮回万顷铺平縠,风过千层簇细鳞。

野鹭沙鸥争出没,白蘋红蓼倩精神。

个中浩荡无穷趣,都属中流举钓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秋鸿

相呼相唤过南楼,叫破江南万里秋。

有足不传云外信,无端偏惹客中愁。

影横斜月天连塞,梦绕黄芦雪覆洲。

霄汉翱翔应有自,生平不为稻粱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花

几朵亭亭靓晚芳,无端浅碧间轻黄。

山墙零露开时好,野馆临风嗅处香。

冷艳不同桃李笑,幽情肯惹蝶蜂忙。

霜禽错恨韶光晚,碎语枝头怨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林

一簇高低近翠微,碧云红树静依依。

枝垂硕果霜初落,鸟露危巢叶渐稀。

僧寺楼台临竹坞,人家烟火隔柴扉。

半竿落日斜明处,又见松头一鹤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