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望海楼

危楼延野势,荒树矗孤村。

大壑奔雷雨,群山赴海门。

帽檐云气逼,天角大江浑。

眉睫分吴越,长流届水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荒凉的自然景象,以萧山望海楼为视角。"危楼延野势"展现了高楼耸立,仿佛与大地的走势相接,显示出其地理位置的险峻。"荒树矗孤村"则揭示了周围的环境,村庄孤独而荒凉,树木稀疏,更显人烟稀少。

"大壑奔雷雨,群山赴海门"运用比喻,将山谷中的水流比作奔腾的雷雨,群山则如同奔赴大海的浪涛,生动地描绘出山水的气势磅礴和动态之美。"帽檐云气逼"进一步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云彩都迫近楼阁,增加了神秘感。

"天角大江浑"中的"浑"字,形象地刻画出江水浩渺,与天际相接,一派浑然一体的壮阔画面。最后两句"眉睫分吴越,长流届水痕"则通过诗人的眼界,暗示了望海楼所见的地域之广,吴越之地的界限仿佛就在眼前,而江水的流淌似乎触及到了视线的尽头。

整体而言,彭孙贻的《萧山望海楼》以其精炼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的雄浑壮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天地间广阔无垠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归思

閒阶露白草离离,空馆萧条有所思。

红烛夜残归梦后,黄花人瘦倚楼时。

山城乱杵催寒早,官阁疏钟到枕迟。

孤客独眠听不得,梧桐叶上自题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东城步月

秋月照平畦,流光皎如霰。

遥眺东城上,一望成白练。

木叶时始脱,百步人影见。

绕沚共遨游,行行过僧院。

僧院户已扃,寂寂行人断。

篱犬吠如豹,复与疏钟间。

言咏未欲归,枝头露巳泫。

形式: 古风

读吴梅村宫詹萧史青门引感而有作(其一)

尚有王孙泪,凄凉泣路隅。

吹箫朱户冷,换酒宝衣无。

都尉门前草,平阳第里乌。

重来逢白发,面熟旧宫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读吴梅村宫詹萧史青门引感而有作(其二)

劫火摧龙种,徒余下嫁身。

前朝驰道柳,往事钿车尘。

戚里巢新燕,瓜田走庶人。

我吟肠断句,回首一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