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太清小桧植馆中

仙桧移来近紫坛,亭亭将见起亭端。

纤枝未觉来风韵,劲节先知度岁寒。

得地最宜儒馆种,结根须作栋材看。

愿将轩竹陪苍翠,带雪闻樽助雅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太清小桧在儒馆中的种植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桧树的风韵与坚韧。首句“仙桧移来近紫坛”,以“仙桧”喻指桧树,形象地描绘了桧树被移植到靠近紫色神坛的地方,营造出一种神圣而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亭亭将见起亭端”一句,通过“亭亭”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桧树挺拔的姿态,预示着它将在亭子的一端展现出其独特的风采。

“纤枝未觉来风韵,劲节先知度岁寒”两句,进一步刻画了桧树的外在美与内在精神。桧树的纤细枝条虽未显露出风韵,但其坚韧的节操已能感知到岁月的严寒,暗示了桧树不仅外表优雅,更具有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得地最宜儒馆种,结根须作栋材看”表达了对桧树生长环境的赞赏以及对其未来价值的期待。桧树在儒馆中得以种植,不仅因其适宜的生长环境,更因其能够成为栋梁之材,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承载者。

最后,“愿将轩竹陪苍翠,带雪闻樽助雅欢”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桧树能与轩竹(可能是指竹子)一同陪伴,共同装点绿色的世界,即使在雪花飘落之时,也能与酒樽相伴,增添雅致的欢乐。这不仅体现了桧树与竹子之间的和谐共生,也寓意着在不同季节里都能带来美好的生活体验和精神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太清小桧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自然之美,更寄托了对坚韧不拔、高洁雅致品格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宋任著作宰江宁溧水

讯察无冤善最闻,剸繁南邑遇盘根。

还将决狱平反意,去作临民抚字恩。

淮上月高生丽思,浦前春老醉离魂。

知君阴德终阳报,容驷何妨大里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道卿学士领二浙漕赋得酒

倾酿留佳客,秋亭弭使旄。

奉觞归养切,行算别魂劳。

上若名乡近,长安美价高。

清怀思酌水,惠政忆投醪。

论德堪成颂,评诗更助豪。

行闻趋节觐,同我怨持螯。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再赋柳枝词二阕(其一)

曲江风暖晓阴斜,翠色相宜拂钿车。

自有春眠慵未起,日高人困又飞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再赋柳枝词二阕(其二)

叶叶新长约黛蛾,丝丝轻软任风梭。

啼莺便学歌喉啭,知是春来舞意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