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在自己生日时所作的自述诗,通过“生日自述二首(其二)”这一标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时光流转、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句“岁月悠悠不自惊”,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时间的流逝,似乎对岁月的变迁并无过多的忧虑或惊异,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接着,“徒然长大有何称”,诗人反思自己的成长,似乎在问自己是否真的有所成就或意义,流露出对自我价值的探索和质疑。
“读馀旧册须频阅,悟后微言却忘应”,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阅读和领悟的重视,以及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他强调要经常回顾旧书,从中寻找新的理解和感悟,但同时又意识到,即使有所领悟,也可能很快遗忘,这反映了学习过程中的挑战与不易。
“载酒偏多寻字客,翻经每枉住山僧”,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文人雅士、僧侣之间的交往,以及他们共同探讨学问、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景。通过这些活动,诗人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也体现了他对友情和精神寄托的珍视。
最后,“从今双眼看人世,倏忽浮云几变更”,诗人以一种更加开阔的视角看待世界,不再局限于个人的得失,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人间百态。他认识到,世间万物如浮云般瞬息万变,唯有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才能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己生活、学习、交友以及对世界看法的反思,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