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曾忆龙沙孤泊,将军祠下霜寒。凉辉浅浅挂西山。
半破金枢拂岸。羌管声中鸟梦,藤花影里渔湾。
婵娟不管泪阑珊。还送数行归雁。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的画面。"曾忆龙沙孤泊"开篇,唤起对遥远边疆沙漠之地的记忆,那里曾经是将军祠所在地,夜晚寒霜笼罩,显得孤独而寂静。"凉辉浅浅挂西山",寥寥几笔勾勒出夕阳余晖洒在西山的景象,暗含凄凉之意。
接下来的"半破金枢拂岸","金枢"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天文仪器,此处形容残破的仪器映照在水边,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羌管声中鸟梦",以悠扬的笛声衬托夜晚的静谧,连鸟儿也在梦中被这乐声所扰。"藤花影里渔湾"则描绘了渔村的宁静生活,藤花摇曳,与渔火相映,构成一幅恬淡的画卷。
最后两句"婵娟不管泪阑珊,还送数行归雁",婵娟指月亮,"阑珊"形容情绪低落,诗人借月表达离愁别绪,看着归雁南飞,更添无尽的思乡之情。整首词情感深沉,画面生动,展现了边塞风光与诗人内心世界的交织。
不详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野水,苍树。落红飞絮,芳草长堤。
垂杨古渡,只是无人。解惜春归雁。
欲传云里字将谁。寄拚与。閒愁死天远。
水远山远何处。相逢梦魂中。
寒月迥,霜气护婵娟。
眼晕乍临秋水镜,眉黄初学远山烟。不尽使人怜。
清赏处,犹自忆华年。
移几当轩添兽篆,捲帘呵手拂鸾笺,人在玉山前。
寒月迥,凝望属天涯。
剑吐蓉光三尺冷,弓垂蟾影半轮斜。豪气动悲笳。
回首处,幂历杳平沙。
雪窖遥天迷雁宇,琼楼暗影奈妖蟆。双鬓冷霜华。
寒月迥,风袭读书帷。
砚滴摇光分碎玉,镫花随影落琼芝。历历记当时。
人已老,不分冷风雌。
吊古自垂珠蚌泪,问天欲伐桂香枝。清气荡冰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