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甘露瓮》由明代诗人林鸿所作,通过描绘甘露瓮的制作过程与象征意义,展现了对自然之道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大圣君治国理念的赞颂。
首句“污樽已寥阒,土鼓久不鸣”以“污樽”和“土鼓”的沉寂,隐喻了过去时代的宁静与沉默,为下文的转折铺垫。接着,“大钧吹洪炉,厥器陶甄成”描绘了自然之力(大钧)在洪炉中熔炼,最终铸就了精美的器具(厥器),暗喻了自然界万物生成的过程。
“厥器彼伊何,储彼天地精”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器具蕴含着天地之精华,暗示了它们的神圣与珍贵。接下来,“庶徵顺时若,至和妙匀凝”表达了器具与自然和谐共存,顺应时节,达到极致的和谐状态。
“醇醴结五色,晶液若琼英”则将甘露瓮中的液体比作五彩斑斓的醇酒,清澈如玉,形象地描绘了其美好与珍贵。最后,“天既不爱道,人胡惜其情”提出天道无私,而人却往往吝啬情感,表达了对人性的反思。
“所以大圣君,笃恭天下平”总结全诗,赞美大圣君以深厚恭敬之心治理天下,达到了国家的安定和平。整首诗借物寓意,通过对甘露瓮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对理想君主的向往以及对和谐社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