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姑苏怀古

千载霸图销歇也,西风废苑长洲。

吴东门外一江秋。剩将亡国恨,不尽古今流。

台上鹧鸪台下鹿,兴亡转盼都休。

烟波空羡五湖游。青山和绿水,迁换几渔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临江仙·姑苏怀古》由清代诗人彭孙遹所作,通过对苏州古城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人文情怀。

开篇“千载霸图销歇也”,以“霸图”二字点明了苏州作为历史重镇的地位,而“销歇也”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接着“西风废苑长洲”一句,描绘了苏州城中荒凉的景象,西风吹过废弃的园林,长洲上一片萧瑟,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之感。

“吴东门外一江秋”一句,将视角转向了苏州的地理特征——长江,点明了地理位置的同时,也赋予了画面以季节感,秋意浓厚,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

“剩将亡国恨,不尽古今流”两句,直接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这里的“亡国恨”不仅指代了苏州乃至整个吴国的历史悲剧,也暗含了对所有历史更迭中失去的辉煌与美好的惋惜之情。“不尽古今流”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连续性和不可逆性,无论多少朝代更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法停止。

接下来,“台上鹧鸪台下鹿,兴亡转盼都休”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动物形象,如鹧鸪与鹿,来象征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鹧鸪的叫声凄厉,鹿的悠闲自得,对比鲜明,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整个历史进程的深刻反思。

最后,“烟波空羡五湖游,青山和绿水,迁换几渔舟”四句,将视角拉回自然,通过描绘烟波浩渺的湖泊、连绵起伏的青山、清澈流动的绿水以及穿梭其中的渔舟,展现了一种超脱于历史兴衰之外的宁静与和谐。同时,这也是一种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向往,是对历史洪流中个体命运的一种慰藉。

整首词以苏州为背景,通过景物的描绘与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闻声

亸袖无言檀注小,窗前曾见微行。

隔窗闻唤侍儿名。风飘莺语脆,故是向人声。

两字轻绡和小玉,千娇百媚横生。

吹来气作楚兰馨。今生有分么,消受一声卿。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唐多令.人日雪中立春

玉砌烂仙葩。朱栱渲紫霞。小梅几点逗檐牙。

綵胜银幡齐插鬓,没多个,一些些。绣帖熨窗纱。

窗中金缕花。东风力软半天斜。

吹起一庭香雪舞,春先到,谢娘家。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蝶恋花.寒夜闺情

珠漏频催冬夜永,寒月窥人,人在清虚境。

十二屏山湘水净。香蕤枕畔红冰凝。??紫茸风约定。

半晌无声,似睡依然醒。壁上馀灯金烬冷。

帐纹细袅沉烟影。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云间别苍水(其一)

黄鸟间关啼不住。断送残春,阵阵桐花雨。

几日西窗深夜语。微吟每到销魂处。

圆泖潮生西日暮。三老长年,抵死催人去。

执手高楼轻别取。锦笺空赠相思句。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