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临江仙·姑苏怀古》由清代诗人彭孙遹所作,通过对苏州古城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人文情怀。
开篇“千载霸图销歇也”,以“霸图”二字点明了苏州作为历史重镇的地位,而“销歇也”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接着“西风废苑长洲”一句,描绘了苏州城中荒凉的景象,西风吹过废弃的园林,长洲上一片萧瑟,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之感。
“吴东门外一江秋”一句,将视角转向了苏州的地理特征——长江,点明了地理位置的同时,也赋予了画面以季节感,秋意浓厚,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
“剩将亡国恨,不尽古今流”两句,直接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这里的“亡国恨”不仅指代了苏州乃至整个吴国的历史悲剧,也暗含了对所有历史更迭中失去的辉煌与美好的惋惜之情。“不尽古今流”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连续性和不可逆性,无论多少朝代更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法停止。
接下来,“台上鹧鸪台下鹿,兴亡转盼都休”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动物形象,如鹧鸪与鹿,来象征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鹧鸪的叫声凄厉,鹿的悠闲自得,对比鲜明,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整个历史进程的深刻反思。
最后,“烟波空羡五湖游,青山和绿水,迁换几渔舟”四句,将视角拉回自然,通过描绘烟波浩渺的湖泊、连绵起伏的青山、清澈流动的绿水以及穿梭其中的渔舟,展现了一种超脱于历史兴衰之外的宁静与和谐。同时,这也是一种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向往,是对历史洪流中个体命运的一种慰藉。
整首词以苏州为背景,通过景物的描绘与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