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瓶梅(其三)

木兰花老觉新香,横笛风回水一方。

南雪峥嵘不到地,中庭摇荡早经霜。

催来两桨湖烟冷,配得孤山鹤梦长。

情在陇头愁隔谷,且看渔父濯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舟中瓶梅(其三)》由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描绘了一幅舟中赏梅的雅致画面。

首句“木兰花老觉新香”,以木兰花的老枝新花对比,暗示时光流转,新旧更替,却依然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芬芳。接着“横笛风回水一方”,通过笛声和水流的互动,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南雪峥嵘不到地,中庭摇荡早经霜”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南方的积雪与庭院中的梅花相映成趣,虽未经历严寒,但已承受了霜露的洗礼,象征着梅花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身经历的感慨,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高洁的品质。

“催来两桨湖烟冷,配得孤山鹤梦长”描绘了舟行湖上的情景,两桨划破湖面,激起阵阵寒气,与孤山上的鹤梦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意境。这里的“鹤梦”不仅指鹤的梦境,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情在陇头愁隔谷,且看渔父濯沧浪”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心境。陇头之愁,隔谷之情,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以渔父濯沧浪的形象自比,寓意着在世俗的尘埃中保持一颗纯净的心,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舟中瓶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命坚韧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脱俗,情感深沉而富有哲思。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中瓶梅(其四)

山人衣白到扁舟,昨夜朝天露缀旒。

世上波澜疑沐鹄,壶中形影不惊鸥。

囊须献笑分前席,内手知寒映敝裘。

二十三丝丛水调,一时一瓣记箜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舟中瓶梅(其五)

远趁银云海市光,擎将小贝出龙堂。

月明鲛女珠为泪,水冷溪姑石是郎。

似有佩遗遵汉广,欲随帆转望潇湘。

谁怜美晰来迟暮,蘋草汀洲日已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日东皋席上即事

东皋风日静堪依,结伴凭高步翠微。

王气自居丹凤阙,徵书尝下钓鱼矶。

长杨赋就才应贵,子夜歌成调亦稀。

莫向五陵思杜若,可愁清梦与云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花烛诗

何年洛水献明珰,此夕天河有报章。

凤吹月连青锁闼,鳦衔春度郁金堂。

香奁向曙催鸿雁,画阁轻寒拥鹔鹴。

闻说莫愁新度曲,侬家夫婿胜王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