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杂兴八首(其一)

春至鸧鹒鸣,薄言向田墅。

不能自力作,黾勉娶邻女。

既念生子孙,方思广田圃。

闲时相顾笑,喜悦好禾黍。

夜夜登啸台,南望洞庭渚。

百草被霜露,秋山响砧杵。

却羡故年时,中情无所取。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天来临黄鹂鸟鸣叫,我打算前往田间小屋。
因为无力独自劳作,我努力去娶邻家姑娘。
想到要养育后代,开始扩展农田。
闲暇时相互欢笑,对好收成充满期待。
夜晚常常登上啸台,遥望洞庭湖中的沙洲。
百草覆盖着霜露,秋天的山岭回荡着捣衣声。
我羡慕往昔时光,心中无杂念唯有田园。

注释

春至:春天来临。
鸧鹒:黄鹂鸟。
薄言:说。
田墅:田间小屋。
自力:独自。
黾勉:努力。
子孙:后代。
广田圃:扩大农田。
相顾:相互看。
禾黍:谷物。
啸台:登高眺望的地方。
洞庭渚:洞庭湖中的沙洲。
霜露:霜冻和露水。
砧杵:捣衣石和棒槌。
故年:过去。
中情:内心。
无所取:没有杂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春日景象。开篇即以“春至鸧鹒鸣”展现了季节的变化,鸧鹒(一种鸟类)的鸣叫声是春天的常见现象,而“薄言向田墅”则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注和期待。接下来的“不能自力作,黾勉娶邻女”显示了农民生活中的劳动困境和婚姻的实用性。

“既念生子孙,方思广田圃”一句深刻地揭示了农业社会中人口繁衍与土地开垦之间的紧密关系。紧接着,“闲时相顾笑,喜悦好禾黍”则描绘了一幅农民在收获季节中的欢乐场景,他们在空闲的时候互相对视,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快乐的笑容。

“夜夜登啸台,南望洞庭渚”表达了诗人对于遥远山水美景的向往之情。啸台可能是指农家中的高处,可以远眺四周的风光,而洞庭湖则是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随后的“百草被霜露,秋山响砧杵”则转到了秋天,霜露覆盖着各种草木,秋山中传来砧杵的声音,这是收获季节的又一景象。

最后,“却羡故年时,中情无所取”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而“中情无所取”则透露出一种淡然若失的复杂情感,似乎在表达尽管内心充满着对过去的思念,但却无法从中获得现实中的任何东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多面性,以及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劳作与情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收录诗词(225)

储光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 籍贯:润州延陵
  • 生卒年:约706—763

相关古诗词

田家杂兴八首(其二)

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

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

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

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

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

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

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

形式: 古风

田家杂兴八首(其三)

逍遥阡陌上,远近无相识。

落日照秋山,千岩同一色。

网罟绕深莽,鹰鹯始轻翼。

猎马既如风,奔兽莫敢息。

驻旗沧海上,犒士吴宫侧。

楚国有夫人,性情本贞直。

鲜禽徒自致,终岁竟不食。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田家杂兴八首(其四)

田家趋垄亩,当昼掩虚关。

邻里无烟火,儿童共幽闲。

桔槔悬空圃,鸡犬满桑间。

时来农事隙,采药游名山。

但言所采多,不念路险艰。

人生如蜉蝣,一往不可攀。

君看西王母,千载美容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田家杂兴八首(其五)

平生养情性,不复计忧乐。

去家行卖畚,留滞南阳郭。

秋至黍苗黄,无人可刈获。

稚子朝未饭,把竿逐鸟雀。

忽见梁将军,乘车出宛洛。

意气轶道路,光辉满墟落。

安知负薪者,咥咥笑轻薄。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