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接待院壁

笙歌凄咽离亭晚,回首高城半掩门。

叠叠远山横翠霭,娟娟新月耿黄昏。

未嫌双橹妨攲枕,自是孤舟易断魂。

遥想河桥落帆处,隔江微火认渔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笙歌在傍晚的离亭中显得凄凉,回头望去,高高的城门半开着。
远处的山峦被淡淡的雾气笼罩,明亮的新月挂在黄昏时分的天空。
并不觉得双桨打扰了倚枕休息,只是因为孤独的舟船容易勾起愁绪。
遥想那河桥边,船帆降落的地方,隔着江面只能看见微弱的渔村灯火。

注释

笙歌:音乐和歌声。
凄咽:悲伤、低沉。
离亭:送别之地的亭子。
高城:城墙。
半掩门:半开着门。
叠叠:层层叠叠。
远山:远处的山。
翠霭:青翠的云雾。
娟娟:明亮的样子。
耿黄昏:照耀着黄昏。
双橹:两支桨。
妨攲枕:妨碍倚靠枕头。
孤舟:独自一人的小船。
断魂:心神不定,情绪低落。
河桥:河边的桥。
落帆:降下船帆。
隔江:对面的江面。
微火:微弱的火光。
渔村:渔民居住的村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以笙歌和晚亭的凄凉氛围为背景。"回首高城半掩门",写出了诗人即将离去,回头望见城市的一幕,暗示着离愁别绪。"叠叠远山横翠霭,娟娟新月耿黄昏",通过远山的青翠和新月的朦胧,渲染出傍晚时分的宁静与寂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未嫌双橹妨攲枕,自是孤舟易断魂",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孤舟漂泊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双橹声反而加重了思乡之情。最后,"遥想河桥落帆处,隔江微火认渔村",诗人想象着自己在远方河桥抛锚的地方,只能凭借江对面渔村的微弱灯火来寄托对故乡的记忆,画面感强烈,情感深沉。

总的来说,陆游的这首《题接待院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苦和对家乡的眷恋,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离别主题,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独特的个人情感。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题野人壁

身如鱼鸟出池笼,常在陂湖草莽中。

箫鼓相闻村社密,桑麻无际岁时丰。

市墟买酒何人识,僧閤煎茶欠客同。

久欲潇湘寄清啸,它年一棹莫匆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野店壁

断稿投衣橐,残壶挂马鞍。

寺荒寻店久,桥败涉溪寒。

道里逢人问,题名拂壁看。

平生惯行役,随处得加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题馆中直舍壁

几年憔悴去清班,敢辱君恩误赐环。

但厌软尘随倦马,不愁弱水隔神山。

下帷寝饭群书里,退食雍容众隽间。

行矣东归竟何补,低回未免愧吾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湖边旗亭

春色初回杜若洲,佳人又典鹔鹴裘。

八千里外狂渔父,五百年前旧酒楼。

渡口远山颦翠黛,天边新月挂琼钩。

回头笑向红尘说,也有闲愁到此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