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塔山二首(其一)

橐水潺湲春草芊,相提直上太清边。

芒鞋浥露寒生骨,羽扇迎风香满天。

绝顶未劳百计取,幻形暂就孤团眠。

觉□把酒凌空酌,岩下浮云任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春天溪水潺潺,青草茂盛,我们直接前往太清仙境。
穿着芒鞋踏过带露的地面,寒气透骨;手持羽扇,扇风时香气弥漫天空。
到达峰顶无需费尽心思,暂时化作孤独的影子入睡。
醒来后举杯向空中畅饮,任凭山岩下的浮云自由来去。

注释

橐水:溪水。
潺湲:流水声。
春草:春天的草。
芊:茂盛。
芒鞋:草鞋。
浥露:沾湿露水。
寒生骨:寒气透骨。
羽扇:羽毛扇。
香满天:香气弥漫。
绝顶:山顶。
百计取:费尽心思。
幻形:幻化的身影。
孤团眠:孤独入睡。
觉:醒来。
凌空酌:向空中举杯。
岩下:山岩下。
浮云:浮云。
任往还:任其自由来去。

鉴赏

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春日游历之景象。"橐水潺湲春草芊"一句,通过流水潺潺的声音和春天草木的蓬勃生长,勾勒出大自然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相提直上太清边"则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之情怀,渴望超脱尘世的愿景。

接着,"芒鞋浥露寒生骨"一句,写出了诗人穿着芒鞋行走在湿润的春草中,感受到清晨的凉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羽扇迎风香满天"则描绘出诗人手持羽扇,在微风中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和淡雅之香。

在"绝顶未劳百计取"一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还未到达山顶,但内心却已有无数的思考和感慨。"幻形暂就孤团眠"则通过“幻形”二字,暗示了诗人对于尘世的超脱态度,以及在自然中寻得片刻的宁静与安详。

最后两句"觉□把酒凌空酌,岩下浮云任往还",诗人似乎在山间品酒,心旷神怡之际,感受着天地之间的自由自在。这里的“觉”字可能是对某种情感或境界的感悟,而“把酒凌空酌”则是诗人在高处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享受美酒。"岩下浮云任往还"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云卷云舒,自由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述,以及诗人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49)

王以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塔山二首(其二)

一径通天绝世人,闲中扶病远寻真。

小棰日映开朱帐,远树霞交伏碧麟。

晚壑籁传山鬼啸,荒陵燐煽夜军屯。

悟□始觉浮生幻,半查仍疑馀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李允道四言

之子酒所,龙蛇挥扫。清风拂砚,明月视稿。

佳思涌出,傍观惊倒。岂不有学,升之曰造。

形式: 四言诗 押[皓]韵

孟君复仲春来杭相聚三月馀一日必三胥会忽焉告去直叙离怀为四言一首

九年三见,昔疏未亲。一日三见,今也何频。

有来者马,于霅之滨。有柳未絮,时维仲春。

岂无可交,华屋朱轮。接膝握手,岂无他人。

眷焉陋巷,总是累臣。孟献忘势,王翰愿邻。

嗟子之意,孔厚且真。揣我所有,阒无一珍。

英英令节,穆穆良辰。泛彼清涟,出其阇闉。

和风吹衣,芳露滴巾。载听其嘤,载采其辛。

乃馔我鲜,乃酌我醇。我酣子谑,子吟我呻。

我无子阋,子无我颦。厥月三团,百笑弗嗔。

积潦满道,朝炊无薪。系鞍于门,致此嘉宾。

我窥子胸,万卷横陈。目电舌雷,笔圣诗神。

锻以一字,衡之千钧。吉甫史克,蒙庄灵均。

出其下者,诅楚过秦。等而上之,清庙生民。

子踰立年,我登七旬。顾影自怜,发秃肤皴。

衰颜槁悴,老语谵谆。送子此谣,肝胆轮囷。

子之家世,凌烟麒麟。子之爵位,曲逆平津。

我幸未死,山林食贫。两不相忘,云鸿水鳞。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画观世音赞

□见呻吟,我砭我针。人有此心,即观世音。

形式: 四言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