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十月二日马上作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

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翻译

帽上积着城市中的风尘,我来到都城的城北。城中正刮着大风,卷起尘土,满城都漠漠一片,人家的楼台隔着尘土,模糊不清。
我仰望飞雁,直到雁影消失在遥远的天空中。天边的山脉一线,云层重重叠叠,要下雪了,这雪花将洒遍大江南北。

注释

一帽:暗用“侧帽”典。
本处取其风流自赏意。
红尘:闹市的飞尘。
韦杜:唐代韦氏、杜氏的并称。
这里指北京城中贵族豪门所集中居住的地方。
漠漠:形容分布。
目送飞鸿:眺望天边雁影。
景:同“影”,这里指雁影。
关山:关隘和山川。
这里指北京郊区的西山等。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繁华都市与自然景色交织的画面。"一帽红尘"形象地写出词人在尘世中疾驰,经过韦杜人家所在的北方区域,暗示着城市的喧嚣与忙碌。"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进一步渲染了都市的风貌,楼阁林立,被风尘笼罩,显得疏离而遥远。

"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则转向了词人的视线,他凝视着翱翔的鸿雁消失在无尽的天际,寓意着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暂时抽离。"关山绝,乱云千叠"展现出词人内心的思绪起伏,如同重重叠叠的乱云,暗示着旅途的艰险和内心的迷茫。

最后两句"江北江南雪"以壮阔的自然景象收尾,将视线从城市扩展到广阔的地域,关山之外,无论是江北还是江南,都被纷纷扬扬的雪花覆盖,给人一种苍茫而冷寂的感觉。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词人行走在尘世中的孤独感以及对远方未知的憧憬,展现了龚自珍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585)

龚自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籍贯:27岁中举
  • 生卒年: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相关古诗词

湘月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

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芳草,顿惹清愁起。

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消魂味。

两般春梦,舻声荡入云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上巳将过金陵

倚槛春愁玉树飘,空江铁锁野烟销。

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游匡庐晓行太阳山白鹤峰道中,次李少荃韵

月破松梢晓,诗吟马上秋。

凉风侵帽角,曙色淡鞭头。

树影连村合,泉声咽石流。

山花红夹道,揽辔任勾留。

遥峰飞白鹤,野趣逼天真。

境僻风尘壑,山高月近人。

炊烟横鸟道,晓雾暗车尘。

莫动悲秋感,丹枫别有春。

形式: 古风

秋日登滕王阁

客路逢秋思易伤,江天烟景正苍凉。

依然极浦生秋水,终古寒潮送夕阳。

高士几回亭草绿,梅仙一去岭云荒。

临风不见南来雁,书札何由达豫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