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舜深山日,灵襟保太和。
一言分善利,万里决江河。
可欲非由外,惟聪不在它。
勇如争赴壑,进岂待盈科。
学海功难并,防川患益多。
何人亲祖述,耳顺肯同波。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闻善决江河》,通过“大舜深山日,灵襟保太和”开篇,描绘了大舜在深山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和谐,引出对善行的重视。接下来的“一言分善利,万里决江河”,形象地表达了言语中的善行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同江河决堤,影响广泛而深远。
“可欲非由外,惟聪不在它”强调了内在的欲望和智慧并非源自外界,而是源于内心的理解与认知。“勇如争赴壑,进岂待盈科”则以勇士面对深渊的勇气和不断前进的决心,比喻追求真理和善行的坚定意志。
“学海功难并,防川患益多”指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难以衡量,而预防问题的发生则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努力。最后,“何人亲祖述,耳顺肯同波”表达了对真正能传承和实践先贤教诲之人的敬仰,以及对达到耳顺之年仍能随波逐流,保持独立思考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探讨了善行的力量、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学习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对先贤智慧的传承与实践,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道德修养、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见解。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公德明光万世师,从容酬酢更何疑。
当年不合知何事,清夜端居独仰思。
圣贤事业理难同,僭作新题欲自攻。
王事兼施吾岂敢,傥容思勉议成功。
旧喜安心苦觅心,捐书绝学费追寻。
困衡此日安无地,始觉从前枉寸阴。
困学工夫岂易成,斯名独恐是虚称。
傍人莫笑标题误,庸行庸言实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