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抱琴听泉图为萧翀赋

吁嗟乎空山抱余琴,以来归兮吾将以弹。

山之洼兮石之端,我其听之兮以写猗兰。

按余徽兮作复止,风冷冷兮触宫徵。

泉之流兮云中漱,鸣玉兮声淙淙,忽幽咽以下怆兮匪丝匪桐。

啼秋猿之袅袅兮,下南飞之双鸿。

山中之人兮不可遇,余徘徊兮中路。

九嶷蔚兮隔烟雾,我思南风兮噫其迟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抱琴听泉图为萧翀赋》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深意的画面。诗人置身于空山之中,怀抱琴弦,意图以琴音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的思绪。他选择在山之洼、石之端弹奏,仿佛希望通过音乐与“猗兰”共鸣,传达出一种高洁的志向。

诗人抚琴时,琴音起伏,冷风吹过,触动了宫徵之音,如同泉水在云中漱洗,发出清脆悦耳的“鸣玉”声。然而,琴声忽然变得幽咽凄凉,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哀愁,非丝非桐的琴音更显其孤独与无奈。秋猿的啼鸣和南飞的鸿雁增添了画面的寂寥,山中人难以相遇,诗人独自徘徊,流露出对未知的探寻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诗人遥望远方的九嶷山,被烟雾遮蔽,只能期待南风能带来他的思念,感叹岁月的迟暮。整首诗通过琴声与自然景象的交融,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吴生九成

吴郎去乱八载强,求友读书心不忘。

偶临白鹭看流水,却望紫鳞思故乡。

故乡湘南百馀里,明月千村照荆杞。

石桥山北多园田,花开会见归来年。

形式: 古风

安成王子文宝持其祖遗书与古今名公诗文于丧乱中甚不易也文廷刘先生哀其志为之叙其事因附以诗

金田王郎行蹙蹙,独抱遗书如宝玉。

往时奔窜亡一纸,十日山中望天哭。

王郎苦心真可怜,与书同食仍同眠。

如何浮薄心不古,世业弃捐如粪土。

形式: 古风

题刘孟文云林图

泄泄野服,峨峨云冠。

飘然而往,安可呼我欲致之青云端。

青云忽其渺绵,行深林兮望秋天。

抚瑶琴以叹息,拾春兰之紫鲜。

嗟哉若人志鸿鹄,伊谁写之在空谷。

向来腰间两龙剑,至今光截蓝田玉。

昨朝遇我城西曲,纵饮流霞动千斛。

醉歌李白董糟丘,三日惊风撼其屋。

我行驾鹿车,南游访名山。

绝顶见长松,世人安可攀。

水东天姥青孱颜,遥见洞岩烟雾间。

春风为报桃花发,与子其中叩石关。

形式: 古风

奉和王诚夫短歌一首

王君精神秋水清,作诗锵锵鸾凤鸣。

昨朝遗我长句好,感我无限沧洲情。

我从乱来少相见,阔绝朋游恍生面。

烟涛浩汹惊暝作,风叶纵横飒交战。

人间富贵多烦愁,海上神仙安可求。

不如高楼饮美酒,明日万事方悠悠。

羡君才名三十载,夕露黄花向谁采。

荒城满目尚荆榛,落日登临一长慨。

愁来忽听南山歌,袅袅归心悬绿萝。

江上月明今夜发,为君击楫舞泉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