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笙

热中竟日自煎烹,音节都从一气生。

缓缓煮汤方蟹眼,微微聒耳忽蝇声。

频惊清梦愁无寐,似诉羁情叹不平。

却笑书生那解此,联诗石鼎羡弥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整天沉迷于热烈的追求,韵律全来自同一气息。
慢慢煮开的汤如蟹眼微泡,忽然耳边响起苍蝇的嗡鸣。
频繁惊扰清梦,使我难以入眠,仿佛在诉说着困顿的旅人之苦。
我苦笑书生怎会理解,对着石鼎联诗,羡慕那明亮的火光。

注释

热中:强烈的热情或欲望。
竟日:整天。
煎烹:比喻热烈追求。
音节:诗歌的音韵。
一气:指统一的气息或情感。
缓缓:慢慢地。
蟹眼:形容水开时的小气泡像蟹眼一样。
聒耳:声音嘈杂刺耳。
忽:突然。
蝇声:苍蝇的嗡嗡声。
频惊:频繁地惊扰。
清梦:清静的梦境。
愁无寐:因忧愁而难以入睡。
羁情:羁旅的情感,漂泊的心情。
叹不平:感叹不公或不平之事。
书生:读书人。
解此:理解这种情境。
石鼎:古代煮药或煮茶的器具。
弥明:明亮,这里可能指火光炽烈。

鉴赏

这首诗名为《瓶笙》,作者是宋末元初的黄庚。诗中描绘了煮水烹茶的情景,诗人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水温渐热、声音变化的过程:“热中竟日自煎烹,音节都从一气生。”随着水温升高,起初是蟹眼微泡,继而如蝇鸣般轻微嘈杂。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煮水的雅趣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频惊清梦愁无寐,似诉羁情叹不平”两句,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这壶水中,觉得它仿佛在扰动自己的梦境,表达了内心的愁绪和羁旅中的不平之感。最后,诗人以“却笑书生那解此,联诗石鼎羡弥明”作结,自嘲读书人未能完全领悟这种生活中的微妙乐趣,对能与石鼎相伴,品茗吟诗的生活表示羡慕。

整首诗通过瓶笙这一物象,寓言式地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简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淡泊。

收录诗词(436)

黄庚(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 字:星甫
  • 号:天台山人
  •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酒边呈张景纯

蓬莱阁上笑谈馀,别后思君看画图。

萍水相逢俱老矣,家山自好盍归乎。

清风一榻庄周蝶,明月扁舟范蠡湖。

此是达人真乐事,客中何必叹穷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酒趣

浊醪妙理契心期,小瓮新篘香满卮。

闲里一生长是醉,饮中三昧有谁知。

幕天席地忘形处,枕曲眠糟得意时。

此味灵均应未解,独醒到死欲何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饯越守

旌旆涨天飞,江山惨夕晖。

倾城饯州牧,别泪点朝衣。

人指生祠说,春随祖帐归。

自来言越瘠,公去转难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鸳鸯梅

孤花忽妩媚,并蒂占春阳。

自有双成意,全胜姑射妆。

月溪同浴影,雪树共栖香。

玉笛频吹处,交飞落野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