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力稼冀有秋,螟蟊害摩芑。
非无负郭田,突烟寒不起。
携镵斸土芋,矻矻云山里。
盈筐遂忘疲,持归饷妻子。
杜陵劳拾橡,柴桑欣采苡。
身悴神常怡,先民安素履。
喈喈林杪禽,饱葚声欢喜。
何人抱穷愁,戚戚成愚鄙。
抚琴写素怀,松月明窗几。
天怜乐饥人,丰年行转矣。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面对虫灾时的艰辛生活与坚韧精神。开篇“力稼冀有秋,螟蟊害摩芑”表达了农民辛勤耕作,期待丰收,却因虫害而遭受损失的无奈与痛苦。接着“非无负郭田,突烟寒不起”描述了即使有田可耕,但因贫穷无法维持生计的困苦景象。
“携镵斸土芋,矻矻云山里”展现了农民不畏艰难,深入山野寻找食物的场景,“盈筐遂忘疲,持归饷妻子”则体现了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通过对比杜甫和陶渊明的生活经历,“身悴神常怡,先民安素履”赞扬了古代先贤虽生活艰苦,但内心平和,坚守简朴生活的品质。
“喈喈林杪禽,饱葚声欢喜”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与人类的苦难形成鲜明对比。“何人抱穷愁,戚戚成愚鄙”表达了对社会中那些因贫困而变得悲观、无知的人的同情与批判。
最后,“抚琴写素怀,松月明窗几”展现了诗人通过音乐抒发内心的忧思,寻求心灵的慰藉。“天怜乐饥人,丰年行转矣”寄托了对未来丰年的希望,以及对上天眷顾贫苦之人的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与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人性美好的深切关怀。
不详
康熙三十五年副贡生。奉继母孝。论诗以真朴为主,喜读宋儒语录。卒年七十八。有《增订韵瑞》、《山舟堂集》等
双燕衔泥葺巢垒,飞去飞来掠烟水。
巢成抱卵意苦辛,忍饥终日伏巢里。
哺养新雏四五子,冲风冒雨寻鱼蚁。
燕雏羽弱飞难起,母燕呢喃翔复止。
一朝相引向天飞,子去母归谁顾视。
独有前林慈乳乌,衔恩反哺情无已。
青楼歌舞胜杭苏,花月神仙总一途。
骑鹤腰缠争艳羡,无人解道董江都。
六王毕后霸图空,三百离宫一炬中。
八水凄清秋色早,九嵏巀嵲夕阳红。
车回博浪沙中客,舟引蓬莱海上风。
自料骊山万年计,岂知遗恨在樵童。
十年一梦鬓垂丝,禅榻茶烟事最宜。
正是空江明月夜,相逢尊酒落花时。
伤心暮雨还朝雨,瞥眼桃枝更柳枝。
身似荷珠原不著,从今学道未嫌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