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鄞江东泛舟至黄山桥度岭游白云寺

望望白云居,崔嵬在碧虚。

水穷方度岭,石峻不容车。

旧爱松萝顶,重来笋蕨馀。

却怜清绝景,无地著吟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遥望那白云缭绕的居所,高耸入蔚蓝的天空。
山路走到水尽处才需翻越山岭,险峻的石头连车辆也无法通过。
以前我最爱的是松萝覆盖的山顶,这次再来还能品尝到竹笋和蕨菜的美味。
我却更加怜惜这清幽绝美的景色,可惜没有合适的地方建造我的诗庐。

注释

望望:遥望。
白云居:白云缭绕的居所。
崔嵬:高耸。
碧虚:蔚蓝的天空。
水穷:山路尽头。
度岭:翻越山岭。
石峻:险峻的石头。
不容车:无法通过车辆。
旧爱:以前的喜爱。
松萝顶:松萝覆盖的山顶。
笋蕨:竹笋和蕨菜。
却怜:却更加怜惜。
清绝景:清幽绝美的景色。
无地:没有地方。
著吟庐:建造诗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鄞江出发,乘舟东行,直到抵达黄山桥,翻越山岭后游览白云寺的旅程。首句"望望白云居"表达了对白云寺的期待和向往,暗示寺庙坐落在高远的山巅,如仙境般令人仰望。"崔嵬在碧虚"进一步强调了山寺的雄伟和其所在环境的空灵。

"水穷方度岭"描绘了渡过溪流后的艰辛,意味着只有克服困难才能到达目的地,体现了旅途的挑战与乐趣。"石峻不容车"则刻画了山路的险峻,连车辆都无法通行,凸显了山势之陡峭。

诗人回忆起过去对松萝覆盖的山顶的喜爱,"旧爱松萝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重来笋蕨馀"则暗示此次来访正值春日,山中竹笋和蕨类植物茂盛,增添了生机盎然的景象。

最后两句"却怜清绝景,无地著吟庐"表达了诗人对这清幽绝美的景色的赞美,遗憾的是如此佳境中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建造自己的吟诗小屋,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留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1029)

释文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行止吟

行止定如何,江湖岁月多。

情真疑近傲,语直似伤和。

野馔甘藜藿,山衣爱薜萝。

因同田父熟,学得饭牛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行石林苍莽间颇多幽致有思归隐

离城才一舍,已得近樵渔。

秀石云松路,荒篱水竹居。

阳坡收早粟,烧地长新蔬。

便好为兹隐,吾生不愿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行窝吟

了无一事可相拘,布袜青鞋信所如。

乱石荒苔樵子径,竹篱茅舍隐人居。

山林真乐须还我,朝市闲名不问渠。

颇谓行窝安乐法,远胜叔夜养生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西风

西风落叶间,孤客有馀閒。

寒水皆归壑,秋云不离山。

鹘翻枯草去,鸦带夕阳还。

幽趣何人共,柴门祇自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