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沥沥山泉枕畔鸣,六根先得一根清。
从来只向琴中听,不识徽弦意外声。
这首诗描绘了山泉在枕边潺潺流动的宁静景象,诗人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沥沥山泉枕畔鸣”生动地展现了山泉在耳边轻轻流淌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六根先得一根清”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这里巧妙地将“一根清”与山泉的清澈相联系,暗示了心灵的纯净与外界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后两句“从来只向琴中听,不识徽弦意外声”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说,他过去只在琴声中聆听山泉的清音,未曾意识到在琴声之外,还有山泉本身的自然之音。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知,也暗含了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洞察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审美情趣。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门前老树数难推,独有栽松道者知。
夜半风催山月上,政当鹤睡觉来时。
旧曲闻来似敛眉,料应只恨赏音迟。
梨园传得新翻谱,著意参差竹里吹。
非关古井不波澜,祗恨银瓶一掬悭。
欲助长流御沟水,再教红叶到人閒。
心情犹在未收时,却顾花閒影渐移。
不道春来添几线,日长只与睡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