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送于念东符卿南上金陵

满案除书报最先,主恩那不念才贤。

两都地望符台重,一代才名艺苑先。

杨子月明沽酒市,秣陵秋色渡江船。

旧游可得追寻遍,扈从还依尺五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寄送于念东符卿南上金陵》。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即将前往金陵的深情寄语与美好祝愿。

首联“满案除书报最先,主恩那不念才贤。”开篇即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与敬重,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将得到君主的恩宠与重用。通过“除书”这一官府文书的意象,形象地展现了友人即将步入仕途,受到朝廷重视的情景。

颔联“两都地望符台重,一代才名艺苑先。”进一步赞美友人的才华与地位,指出其在文坛上的卓越成就,以及在两京(指北京和南京)的显赫声望。这里以“符台重”形容友人在政治上的重要性,而“艺苑先”则强调其在文学艺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颈联“杨子月明沽酒市,秣陵秋色渡江船。”运用典故,以杨子渡和秣陵(今南京)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月夜下友人独自饮酒、渡江远行的画面。这里的“杨子月明”和“秣陵秋色”不仅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美好祝愿。

尾联“旧游可得追寻遍,扈从还依尺五天。”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重逢的愿望,同时暗示友人此次南行后,仍能保持紧密的联系,如同“扈从”一般,即使身处千里之外,心却始终相连。“尺五天”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象征着距离虽远,但情谊深厚,犹如近在咫尺。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才华与品德的赞誉,也是对其未来仕途的祝福,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九日南溪汎舟

节过重阳菊未花,且随白露汎蒹葭。

十年自卧沧江雨,九月虚浮汉水槎。

鼓角城头当落日,楼台天上敛残霞。

不须却羡龙山会,定少林光似若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郑文学明景贡入成均

首奉徵书诣上京,儒家旧业世康成。

齐门久薄吹竽调,燕市初高击筑声。

系肘方书多要妙,临池墨帖更纵横。

汉庭待诏须才子,莫负扶摇万里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毕侍御印石按贵阳

七月清霜下御堤,乘轺又到夜郎西。

新开汉郡连三楚,旧领蕃方带五溪。

东观声华人地远,南床名字斗山齐。

即今满路逢豺虎,白简能忘万里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寄贺公孝与吉士

阁夜青藜可更探,君家文物满齐南。

明堂旧礼传公玉,石室新书续马谈。

此日去天真尺五,当年聚岳是星三。

山中酒畔频闻喜,几度封题待爵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