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张江的《赠何从之》描绘了一幅沧桑而深沉的画面。首句“白驹苍狗两茫茫”,以白驹(指时光)和苍狗(比喻世事无常)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变化无常,流露出一种岁月匆匆的感慨。次句“吹笛沧洲六十霜”则点明了诗人已届老年,六十岁的他在沧洲(水边之地,可能寓指隐居之处)吹笛,生活简朴,岁月如霜。
“老去伏生双鬓短,饥来臣朔一身长”两句,通过典故展现了诗人的境遇。伏生是西汉学者,年老时头发稀疏;臣朔是汉武帝时的贫士,形容贫穷。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年迈体衰,生活艰辛,但精神坚韧。
“青镫尽夜偿文债,补被谁家稳睡乡”写诗人深夜挑灯苦读,为写作付出辛劳,暗示了他的学术追求和对知识的执着。然而,他却在想,又有哪家人能安稳地在温暖的被窝中入睡呢?这流露出诗人心中的孤寂和忧虑。
最后两句“莫叹故园松菊冷,袁安曾耐雪中僵”,诗人劝慰友人不必过于哀叹家乡的冷清,因为历史上也有袁安这样在大雪中坚守的人。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宽慰,也是对自己坚韧品格的自我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又有对学问的执着和对生活的坚韧,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智慧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