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六首(其二)

山北孤城寒更多,海城蒲类雪成窠。

笑他五月披裘客,不识人间有葛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之地独特的气候景象,通过对比山北与海城的寒冷与积雪,以及对五月仍披裘衣者的讽刺,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

首句“山北孤城寒更多”,开篇即点明了山北之地的寒冷,孤城独立于严寒之中,暗示了边塞的荒凉与艰苦。这里的“寒”不仅指自然环境的寒冷,也暗含了生活条件的艰苦和环境的孤寂。

次句“海城蒲类雪成窠”,将视线转向海城,蒲类湖畔积雪如窠,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片银装素裹的壮丽景色。蒲类湖位于新疆北部,此处以“海城”泛指边疆地区,以“雪成窠”形容积雪之厚,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隐含了边疆环境的严峻。

后两句“笑他五月披裘客,不识人间有葛罗”,则通过对比手法,对那些在五月依然穿着厚重裘衣的人进行了幽默而辛辣的讽刺。这里的“裘”指的是裘皮大衣,是保暖衣物;“葛罗”则是夏季轻薄的布料,代表了适宜的夏季着装。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巧妙地揭示了不同地域、不同季节间的穿衣习惯差异,同时也反映了边疆地区与内地在气候认知上的不同,以及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的差异。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对比,展现了边塞地区的独特气候特征和人文风貌,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

肖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气候六首(其三)

高昌炎热绝无俦,赢得元时号火州。

毕竟庚藏阳气伏,凄凄风雨又边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气候六首(其四)

八城蹦度渐臻南,尚有温和一气涵。

物产不殊乡国美,精华多在此中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气候六首(其五)

阴山北望五单于,地与南疆迥自殊。

八月西风吹雪到,无端一夜失枌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气候六首(其六)

波翻丽水已西倾,地势旋低气转平。

碧草烟深三月雨,黄花寒浅一天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