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龙江虚白上人雨中见过

山僧入城市,归路晚沈沈。

雨湿缁衣重,灯明黑树深。

泥途信行脚,粥鼓急归心。

应到松窗下,新诗剪烛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诗《谢龙江虚白上人雨中见过》描绘了一位山僧在雨夜归途中的情景。首句“山僧入城市”,简洁地交代了背景,山僧为了某种缘故来到繁华的市井;“归路晚沈沈”则写出天色已晚,山路显得格外幽深。接着,“雨湿缁衣重”细致描绘了僧人的衣物因雨水而变得沉重,暗示了旅途的艰辛;“灯明黑树深”通过明亮的灯火与漆黑的树林对比,渲染出夜晚的寂静和僧人内心的孤寂。

“泥途信行脚”进一步展现僧人在泥泞路上艰难行走的情景,显示出他的坚韧与毅力;“粥鼓急归心”则以寺庙的粥鼓声催促着僧人加快脚步,表达了他对归宿的渴望。最后两句“应到松窗下,新诗剪烛吟”,预想僧人回到松木窗下的禅房,借着烛光创作新诗,体现了他即使身处尘世,仍保持诗性与禅心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僧在雨夜归途中的心境变化,既有世俗生活的体验,又有超脱尘俗的追求,富有禅意和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铁塔寺写怀

萧条冶城寺,杖屦日登临。

古木凉风急,空山落叶深。

夜灯明铁塔,秋雨暗松林。

衲子清游处,閒来独自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漫兴

去岁干戈险,今年蝗旱忧。

关西归战马,海内卖耕牛。

元老知谁在,孤臣为尔愁。

西风吹短发,落日倦登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贺阴君锡封赠

奕世阴家子,居官迈等伦。

妙年全至孝,馀禄养慈亲。

致敬归荣早,推恩敕署新。

綵衣映萱草,日日北堂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夏日游鹤林寺

病馀乘野兴,来扣了翁房。

竹笋迸出地,花枝垂过墙。

雨声鸣客枕,云气暗僧堂。

归路马啼滑,风吹酒面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