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罗有高所作的《赠潘守愚思质昆弟(其三)》。诗中,诗人以"太息南郭人"起笔,表达了对南郭处士的深深叹息,暗含对其处境的同情和感慨。接着,"三悲而日远"描绘了潘守愚的多重忧虑和日渐疏远的境况。
"端蓍得潜龙"运用占卜意象,暗示潘守愚可能在困境中仍有未显的才华或潜藏的力量,"空林安静偃"则象征他的心境或许在孤独的环境中得到暂时的平静。"行义会有适"赞扬了他的品行与正义,但"早计怨岁晚"又透露出他可能因为过早的期待和计划而遭遇挫折,怨恨时光流逝。
最后两句"咄哉殷深源,名浮坐自蹇",诗人发出感叹,指出潘守愚名声虽高,却因某种原因陷入困境,难以施展才华,"殷深源"形容其深厚的底蕴,"名浮坐自蹇"则揭示了命运的不公。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赠诗,既赞美了潘守愚的品质,也寄寓了对他的命运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