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山水歌

苕山如画云,苕水如篆文。

使君画船山水里,荡漾朝晖与夕曛。

中流棹歌惊水鸭,捷如竞渡千人军。

渡头刘阮郎,清唱烟中闻。

为设胡麻饭,招手越罗鼢。既到车山口,还过?水濆。

东盛㘰前折杨柳,西庄漾下纫香芹。

东村击鼓送将醉,西村吹笛迎馀醺。

三日新妇拜使君,野花山叶斑斓裙。

使君本是龙门客,宫衫脱锦披黄斤。

愿住吴侬山水国,不入中朝鸾鹄群。

酒酣更呼酒,挽衣劝使君。

游丝蜻蜓日款款,野花蛱蝶春纷纷。

君不见城南风起寒食近,老农火耕陈帝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苕山水域的秀美风光和当地风俗。诗人以生动的比喻赞美苕山如画,苕水如篆文,展现出山水的韵味。"使君画船山水里",形象地刻画出官员乘船游览的场景,朝晖夕照下泛舟的惬意。"中流棹歌惊水鸭",写出渔歌的魅力,连水鸭也为之动容。

诗人还提及了渡口的刘阮郎清唱,以及胡麻饭、越罗衣等民俗风情,展现了浓厚的地方色彩。从车山口至?水濆,再到东村西庄的热闹欢送,体现了村民的热情好客。新妇的斑斓裙饰和使君的龙门客身份,增添了历史文化的气息。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山水生活的向往,不愿与朝廷高官同列,而愿在民间享受淳朴的生活。酒宴上,游丝蜻蜓、野花蛱蝶的描绘,营造出宁静美好的田园画面。结尾处,诗人以寒食节临近,老农火耕的场景,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农事的繁忙。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富有生活气息,展示了元末明初时期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苦雨谣

去年雨,坍碱土,今年雨,没灶釜。

灶釜三月青无烟,官家火程不问雨。

胥靡移来坐监主,旬申亏官走插户。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麌]韵

贫妇谣

西家妇,贫失身。东家妇,贫无亲。

红颜一代难再得,皦皦南国称佳人。

夫君求昏多礼度,三日昏成戍边去。

龙蟠有髻不复梳,宝瑟无弦为谁御。

朝来采桑南陌周,道旁过客黄金求。

黄金可弃不可售,望夫自上西山头。

夫君生死未知所,门有官家赋租苦。

姑嫜继殁骨肉孤,夜夜青灯泣寒杼。

西家妇作倾城姝,黄金步摇绣罗襦。

东家妇贫徒自苦,明珠不传青州奴。

为君贫操弹修竹,不惜红颜在空谷。

君不见人间宠辱多反覆,阿娇老贮黄金屋。

形式: 古风

采莲曲(其二)

同生愿同死,死葬清泠洼。

下作锁子藕,上作双头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采菱曲

若下清塘好,清塘胜若耶。鸳鸯飞镜浦,鸂?睡银沙。

两桨夹螳臂,双榔交犬牙。

照波还自惜,艳色似荷花。

袖惹红萍湿,裙牵翠蔓斜。

大堤东过客,背面在蒹葭。

日落江风起,清歌杂笑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