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荅董用之

将军死战血染衣,空山白骨鬼夜啼。

洗兵政要及时雨,天祸未悔无云霓。

卧龙不起主张汉,猎犬待烹侥倖齐。

就中儒冠身多误,如坐矮屋头常低。

敢将龙钟哀造物,但幸老大能扶犁。

咄哉董生三寸舌,善谑不思为虐兮。

人间回首忧患始,去之不速将噬脐。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和答董用之》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人物与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首联“将军死战血染衣,空山白骨鬼夜啼”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将军英勇作战直至牺牲,战场上的白骨在夜晚回荡着凄厉的鬼哭声,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惨烈与无情。

颔联“洗兵政要及时雨,天祸未悔无云霓”则表达了对政治清明的渴望与对天灾人祸的无奈。及时的雨水象征着政治的清明与公正,而天灾人祸则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公,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颈联“卧龙不起主张汉,猎犬待烹侥倖齐”运用了典故,借诸葛亮(卧龙)与张仪(猎犬)的故事,讽刺了那些表面上为国家出谋划策,实际上却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国家利益的人物。诸葛亮虽有雄才大略,却无法改变汉室衰微的命运;而张仪则利用权谋,最终也难逃被烹杀的命运,以此警示那些投机取巧、不顾大局的人。

尾联“就中儒冠身多误,如坐矮屋头常低。敢将龙钟哀造物,但幸老大能扶犁。咄哉董生三寸舌,善谑不思为虐兮。人间回首忧患始,去之不速将噬脐。”表达了对知识分子角色的反思。儒者虽然饱读诗书,但往往在实际操作中犯错,如同坐在矮屋中,头总是低垂。诗人敢于哀叹自然界的不公,庆幸自己年老还能耕田自给。同时,对董生(董用之)的讽刺,指出其言辞虽善,却可能带来负面后果,提醒人们言行需谨慎。最后,诗人感慨人生充满忧患,应当及时反省,以免后悔莫及。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政治、道德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再和秦彦容韵

扊扅歌后伏雌烹,箸犹未下愁覆羹。

布衾多年踏里裂,夜半寒窗洒风雪。

待与重寻痛饮师,东山杲杲日出迟。

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一字不入高人诗。

几年不踏红尘路,直入白云最深处。

君不见洛阳城下来归魂,一梦思乡叹温序。

形式: 古风

荅祁定之韵

黄菊催秋暮,青山劝客归。

事随时渐改,人与物皆非。

爽气收残暑,闲云送落晖。

平生会心似,别后往来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游太平泉

稍有林泉兴,相陪杖屦游。

百年人易老,千种事堪愁。

是处花无主,谁家酒可篘。

芳时好行乐,春去不能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宿夹谷彦实庵

挂名仙籍上,晦迹茂林閒。

门外丹河水,墙头明月山。

境随心自远,人与话俱闲。

应笑红尘客,区区谩往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