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邵宝所作的《田司谏白砚》。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砚的质地与色泽,以及它在文人心中的地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白砚比作美玉,云气和露华,以此来赞美其纯净无瑕的特质。
首句“闻道端溪上,佳人类玉成”点明了白砚的产地——端溪,以及其材质如同美玉一般珍贵。接着,“墨蒸云气重,朱滴露华清”两句,通过“云气”和“露华”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白砚在使用过程中所散发出的墨香和光泽,仿佛云雾缭绕,露珠晶莹,充满了诗意。
“皓皓怜长濯,庚庚陋大横”则进一步表达了对白砚的赞美之情。皓皓,形容其洁白无瑕;怜,表示喜爱;长濯,意指长久洗涤,暗示其品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庚庚,形容其坚实;陋,表示轻视;大横,可能是指其他材质的砚台。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白砚的卓越品质。
最后,“公心如皦日,自尔献承明”以皦日(明亮的日光)比喻公正无私的心灵,表达了对田司谏(诗中可能指的是某位官员或文人)品格的赞誉,同时也暗示了白砚作为文房之宝,能够辅助文人展现其才华,如同日光照亮大地,使万物得以生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砚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也寄托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