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

似龙鳞又足,只是欠登门。

月里腮犹湿,泥中目未昏。

乞锄防蚁穴,望水写金盆。

他日能为雨,公田报此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它像龙鳞般美丽,只缺一步登堂入室。
即使在月光下,它的脸颊依然湿润,眼中没有因泥土而模糊。
祈求一把锄头,以防蚂蚁侵蚀,期待清水如金盆般照见。
将来有一天,它能化作甘霖,回报公田的恩惠。

注释

似:像。
龙鳞:龙的鳞片,比喻美丽或精致。
欠:缺少。
登门:进入室内,比喻被接纳。
月里:月光下。
腮:脸颊。
犹:仍然。
湿:湿润。
乞:请求。
锄:锄头。
防:防止。
蚁穴:蚂蚁洞。
望:期待。
水:清水。
写:映照。
金盆:金色的盆子,比喻明亮的水面。
他日:将来某一天。
能:能够。
为:成为。
雨:雨水。
公田:公共田地。
报:回报。
恩:恩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水乡生活图景,诗人以鲜活的笔触勾勒出鲤鱼的栩栩如生和它对农田恩泽的期待。

“似龙鳞又足,只是欠登门。” 这两句诗通过比喻手法,将鲤鱼形容得如同有着坚韧鳞片的小龙,而“只是欠登门”则表达了诗人对鲤鱼尚未进入田间的期待。

“月里腮犹湿,泥中目未昏。” 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出鲤鱼在月光下的湿润以及它在泥土中的清醒,这不仅展示了鲤鱼生机勃勃的一面,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态的细腻观察。

“乞锄防蚁穴,望水写金盆。” 这两句诗中,“乞锄防蚁穴”表达了农民对抗旱灾、保护稼穗的愿望,而“望水写金盏”则是对鲤鱼能够带来雨水恩泽的美好憧憬,通过水与光的结合,创造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他日能为雨,公田报此恩。”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鲤鱼未来可能引来滋润之雨、惠及农田的期待,同时也反映出农业社会对于自然恩泽的依赖和感激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透露出农业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

收录诗词(99)

项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晚唐著名诗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子迁
  • 籍贯: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

相关古诗词

赠金州姚合使君

为郎名更重,领郡是蹉跎。

官壁题诗尽,衙庭看鹤多。

城池连草堑,篱落带椒坡。

未觉旗幡贵,闲行触处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赠道者

晏来知养气,度日语时稀。

到处留丹井,终寒不絮衣。

病乡多惠药,鬼俗有符威。

自说身轻健,今年数梦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忆朝阳峰前居

每忆闲眠处,朝阳最上峰。

溪僧来自远,林路出无踪。

败褐黏苔遍,新题出石重。

霞光侵曙发,岚翠近秋浓。

健羡机能破,安危道不逢。

雪残猿到阁,庭午鹤离松。

此地虚为别,人间久未容。

何时无一事,却去养疏慵。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浊水求珠

灵魄自沉浮,从来任浊流。

愿从深处得,不向暗中投。

圆月时堪惜,沧波路可求。

沙寻龙窟远,泥访蚌津幽。

是宝终知贵,唯恩且用酬。

如能在公掌,的不负明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