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缪荃孙所作的《别姚观察觐元用陆祁生别阮太傅韵三首(其三)》中的第三首。全诗以“浮生误笔砚”开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接下来的“安望万里侯”,则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但冀磨铁穿,敢辞缘木求”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学问和理想的执着追求,即使历经艰难也不退缩的决心。“朔风澹白日,长城亘幽州”描绘了一幅边塞景象,既有壮阔之感,也暗含着对国家边防的关切。
“谈笑五千里,惯作金台游”则展示了诗人的豪迈与不羁,他能够轻松地跨越千里,游历四方,享受着旅途的乐趣。最后,“功名谁足重,文字谁千秋”两句,是对功名利禄的否定,强调了文学创作的价值,认为文字能够流传千古,比功名更为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功名与文字的价值,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文学的深厚情感。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象征、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既具深意又富有画面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