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毛珝所作的《丹阳馆》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句“渡江第一南来驿”,点明地点,暗示诗人从北方南下,经过的第一站是南来的驿站,暗含着旅程的艰辛与离乡背井的无奈。接着“几度华堂延雁客”一句,通过描述多次在华丽的厅堂接待远方来客的情景,既展现了诗人过往的繁华生活,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人事更迭的感慨。
“百年运逐晓云空”一句,将个人命运与历史的洪流相联系,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世事的无常。“愁杀鞮官老无职”则直接抒发了对年老而失去职位的官员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社会阶层的不公与世态炎凉。
“南徐今日古阳关”一句,将丹阳馆比作古代的阳关,不仅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也暗示了这里曾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承载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接下来“不断歌声祖离席”描绘了在此地频繁举行的送别宴会,音乐与歌声中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
最后,“国雠已复事尤多,折损年年春柳碧”两句,揭示了诗人的深层忧虑。国家的仇敌虽已得到报应,但仍有诸多未竟之事,年复一年,春柳依旧碧绿,却映照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历史变迁、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国家的深刻思考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