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发安山驿和答金公素(其二)

荒渚菰蒲带雨,隔河篱落飞烟。

淮南渺渺何处,怅望秋鸿去边。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秋日黄昏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荒凉水泊旁生长的菰蒲在雨中摇曳的姿态,以及对岸篱笆间飘散的炊烟,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氛围。"淮南渺渺何处"一句,不仅点出了地理上的遥远,更蕴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迷茫与追寻。"怅望秋鸿去边"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归宿的渴望,秋雁南飞的景象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隐含着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情感表达深沉内敛,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题山水小画赠康甥归西昌

凫渚斜通鹤径,水亭静对林扉。

群峰云际相待,一棹江南未归。

形式: 六言诗 押[微]韵

荨麻林早发

四更零露衣湿,十里飘风帽斜。

足底河流石涩,马头月色云遮。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次韵王山人二月十六日对雪

初和柳絮飘侵槛,复共梨花舞傍人。

一种妍华看不定,只凭高调和阳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次韵题向诚所藏苏明远写菊

金门五朝一下直,静乐轩中坐日长。

为看秋花有真意,只题诗句不焚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