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过尽黄芜岸,开桥小雨时。
城居悬似燕,山势缩如龟。
岁旱圩田薄,天寒土屋宜。
呼童沽白酒,巢口赛新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小镇巢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过尽黄芜岸”写出了诗人走过一片荒凉的黄土地,岸边景色萧瑟。接着,“开桥小雨时”描绘出过桥时恰好遇到细雨飘落,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湿润与宁静。
“城居悬似燕”运用比喻,将城镇建筑比作飞翔的燕子,形象地表现出城郭在山势中的错落分布,暗示了地形的陡峭。而“山势缩如龟”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峦的形态,将其比作缓慢爬行的乌龟,展现了山势的低矮和绵延。
“岁旱圩田薄”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干旱使得农田显得贫瘠,显示出生活的艰辛。然而,“天寒土屋宜”又转而描述了在这种环境下,人们选择建造适合寒冷气候的土屋,体现出他们的适应和坚韧。
最后两句“呼童沽白酒,巢口赛新祠”,诗人唤来童子买酒,准备在村落的神祠前举行庆祝或祈福活动,可能是为了祈求雨水,也可能是对生活的小小庆祝,体现了民间的习俗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镇的景致和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民间风情的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理解。
不详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五凤楼修谩赋空,不堪四壁老秋风。
黄金白璧相逢顷,文杏香茅一笑中。
子美堂资须录事,尧夫宅契出温公。
诸公更使风流尽,千载遥知意气同。
虚籁起还休,轻丝断复抽。
鬼啼湘竹雨,木落洞庭秋。
因子作浙操,令人悲楚囚。
苍梧不可叫,杳杳暮云愁。
凄凉乌夜啼,怨抑雉朝飞。
有室宁非愿,无枝可得依。
天涯心独苦,岁晚泪频挥。
莫作将归操,风尘久念归。
夜夜桃花雨,年年燕子春。
同倾社日酒,还忆故园人。
孤塔苍烟迥,空堂翠草新。
醉归还自笑,吾亦素衣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