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挽郑母崔氏》表达了对逝去的郑母崔氏深深的哀悼之情。诗中通过描绘郑母一生的经历和逝世后的场景,展现出对她的怀念与敬仰。
首句“身寄闺房七十年”,概括了郑母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闺房中度过,暗示了她贤淑内敛的生活态度。接着,“偶婴斯疾竟长捐”表达了她晚年不幸患病,最终撒手人寰,流露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罗帏空掩梧桐月”描绘了夜深人静时,空荡的闺房只有月光洒在罗帷上,渲染出凄凉的氛围。“泉室寒封薜荔烟”则以冰冷的泉室和薜荔缭绕的烟雾,象征着死者的寂寥与凄清。
“黄鹄有歌传死后,采鸾窥镜忆生前”运用了黄鹄和采鸾的典故,前者寓言死后仍有遗音,后者借镜子寄托对生前容貌的回忆,表达了对郑母生前美好形象的追忆。
最后,“束刍未及升堂置,目断湖山一惘然”写出了诗人未能为郑母准备后事的遗憾,以及面对山水的无尽怅惘,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怀念和对人生的无常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郑母生活的回顾和逝世后的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