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北岳

四大神仪一,群山太茂尊。

奠方荒冀宅,视礼配天孙。

西送虞渊暮,东瞻碣石暾。

宝符临代郡,巨镇扼并门。

控赵襟形壮,包燕气象浑。

九河探禹迹,万里叫虞魂。

在昔登封始,初无羽卫烦。

千官骈部曲,万骑隘山樊。

卜地恒阳曲,移祠泰始元。荒碑刓岁月,飞石?乾坤。

帝秩加黄屋,宫居象紫垣。

云楣朽芝瑞,雨砌裂槐根。

天业恢弘大,山灵翊卫屯。

巫闾归帝制,长白发金源。

九庙龙盘接,三邦蛇势吞。

云烟浮近甸,日月绕中原。

款谒天香重,封题御署存。

银镠诸产富,雷雨万灵奔。

神听羞回德,天聪纳正言。

负时身九死,去国泪双痕。

日近趋天阙,生还托圣恩。

许身空稷契,无术补羲轩。

帝箓长桑洞,仙岩张果村。

卜居如可近,重整北山辕。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对北岳的崇敬与赞美之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雄浑的气势,展现了北岳的庄严与神圣。诗人以“四大神仪一”开篇,将北岳置于四神之中的一席之地,凸显其地位之高。接着,诗人描述了北岳的地理环境,将其与华夏大地的版图紧密相连,强调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西送虞渊暮,东瞻碣石暾”,以日出日落的自然景象,象征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北岳永恒不变的敬畏之心。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北岳的祭祀活动,以及其作为军事要塞的作用,体现了北岳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层面的重要性。

“九河探禹迹,万里叫虞魂”,通过引用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和虞舜的事迹,进一步强化了北岳的历史文化底蕴。接下来的“帝秩加黄屋,宫居象紫垣”则描绘了北岳在帝王心中的崇高地位,以及其作为皇家祭拜之所的庄严肃穆。

诗人还提到了北岳的自然景观,如“云烟浮近甸,日月绕中原”,生动地展现了北岳周围环境的壮丽与神秘。最后,“负时身九死,去国泪双痕”表达了诗人对北岳深厚情感的寄托,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北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与历史之重,更蕴含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理想与信仰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过黄崖二首(其一)

患难惊身在,龙钟感岁新。

山川愁倦鸟,岁月老行人。

落日黄崖古,东风白霫春。

伤心潢水北,无乃久风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过黄崖二首(其二)

落日逢人恐,深秋动旅怀。

乳鹰家碧嶂,饥虎吼黄崖。

此道将何适,吾生尚未谐。

伤心墟落里,犬舐有残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桃花岛回寄王伯宜

冰破村桥拥,春寒旅雁低。

远山封雾小,高浪与云齐。

岛寺明松雪,潮船溅藕泥。

诗情吟不尽,寄与画中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咸平道中

道坏缘冈远,村流自作塘。

夕阳开野色,秋水纳山光。

雨住林逾黑,鸟归天更苍。

冥搜无好句,淡墨写微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