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简振之(其二)

碌碌无为章句囚,狂歌醉卧碧云秋。

不谙生产千金子,自立功名万户侯。

末俗几曾逢笑口,古人未尽愿低头。

谪仙祗是能诗酒,已占人间第一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放言简振之(其二)》由清代诗人李振钧所作,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首联“碌碌无为章句囚,狂歌醉卧碧云秋”,以“章句囚”形象地描绘了文人学者在文字束缚中挣扎的无奈,而“狂歌醉卧碧云秋”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揭示出诗人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寻求精神解放的渴望。

颔联“不谙生产千金子,自立功名万户侯”,通过对比“千金子”(指财富)与“万户侯”(指高位),讽刺了社会上只重物质财富和官位,忽视精神追求的现象。诗人对此表示不满,强调真正的价值不应仅限于物质层面,而应包括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贡献。

颈联“末俗几曾逢笑口,古人未尽愿低头”,指出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中,人们难得一见真诚的笑容,也表达了对古人坚守节操、不屈服于世俗压力的敬仰。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忧虑以及对传统美德的呼唤。

尾联“谪仙祗是能诗酒,已占人间第一流”,以李白(谪仙)为例,说明真正的才华和高尚情操并不依赖于官位或财富,而是体现在艺术创作和精神追求上。诗人以此表达对李白的崇敬,并认为这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

综上所述,《放言简振之(其二)》通过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以及对传统美德的向往。

收录诗词(180)

李振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叠前韵答振之(其一)

疏佣那望绾青银,大好湖山愿寄身。

命果无愁甘守拙,诗常有债转忘贫。

能言鸟不巢幽谷,解笑花偏斗早春。

毕竟才华曾有几,也应难料后来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叠前韵答振之(其二)

也如郊岛两诗囚,吟袂同悲宋玉秋。

好丑随人初嫁女,盛哀阅世旧封侯。

多才自古难青眼,好友于今渐白头。

万事若能如我意,大河应亦向西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叠前韵答振之(其三)

怕向人前话感恩,故衫憔悴旧啼痕。

古槐能幻淳于梦,芳草难招屈子魂。

尘谪何因偏綵笔,天涯无处不朱门。

任君学得安心法,清浊从来未易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叠前韵答振之(其四)

波翻沧海总无惊,去住身如一叶轻。

红豆几人犹问卜,青山到处可题名。

久虚阆苑看花约,空负瑶阶望月情。

莫道持螯堪共醉,满天风露是秋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