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怀少司徒郑公

朝发鸣驺去,西台不见君。

径花含晓露,檐树织春云。

价倍来时重,名多去后闻。

锦袍瀛水渡,曾复眷河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周伦对郑公的怀念之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与追忆。

首联“朝发鸣驺去,西台不见君”,以清晨出发、鸣驺声起的场景开始,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友人郑公已不在身边,留下的是深深的思念。

颔联“径花含晓露,檐树织春云”,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早晨的露珠在花间闪烁,仿佛是友人离去后的泪滴;而屋檐下的树木编织出的春云,则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如同云雾般缭绕不散。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界的美好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怀念。

颈联“价倍来时重,名多去后闻”,转而从友情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郑公才华与名声的赞赏。离开时,郑公的影响力似乎更加显著,他的价值在人们心中倍增,名声也随着他的离去而更加传扬。这不仅是对郑公个人成就的认可,也是对两人深厚友谊的肯定。

尾联“锦袍瀛水渡,曾复眷河汾”,以具体的行动和地点作为结尾,进一步深化了对郑公的怀念。锦袍渡过瀛水,意味着郑公曾经的辉煌与壮志;而“曾复眷河汾”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次见到郑公,重温往昔情谊的愿望。这一联不仅展现了对郑公过去的回忆,也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情感抒发以及对友人成就的赞美,构建了一个充满深情与怀念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郑公的深切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63)

周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二年进士。授新安知县,擢大理寺少卿,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有《贞翁稿》、《西台纪闻》、《医略》等

  • 字:伯明
  • 号:贞翁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63—1542

相关古诗词

詶宋张二侍御王官谷之作

西晋中条胜,王官谷最幽。

向来期共到,何意阻同游。

玉版传新调,银钩慰老眸。

倚阑贪想像,云树霍山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薛允頫改判严州

长安秋雨过,堤柳带风霜。

桐水辞家近,湘云入梦长。

古台双钓石,新檄旧甘棠。

山郡供输少,催科拙不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余侍御珊谪判安陆

去国秋声动,监州复远行。

梦中宫树渺,江上楚云横。

折槛名逾重,投湘愤未平。

冰霜自爱惜,出入本来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徐锦衣

锦衣南跃马,万里岭云长。

三月离京国,中途是故乡。

龙光金节重,剑气铁衣凉。

圣主绥柔意,蛮烟草树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