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董儒的《凤凰台》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台上吹箫作凤声”以生动的想象,写台上有人吹箫,声音仿若凤凰鸣叫,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祥瑞的氛围。接下来,“凤凰相应共和鸣”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和谐共鸣,暗示凤凰台曾是神灵或吉祥的象征。
“一从仙侣乘云去,几听遗音傍月明”表达了凤凰离去后的空寂,只有那昔日的乐音在月光下回荡,引人怀旧和遐想。诗人通过“芳草洲前闲宿鹭,乌衣巷口语流莺”描绘了凤凰台周边环境的宁静与生机,鹭鸟栖息,黄莺轻语,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最后两句“可怜虎踞山边土,频筑南朝六代城”,诗人感慨万分,凤凰台所在之地曾是南朝六代频繁建都之处,显现出历史的沧桑变迁和王朝兴衰的痕迹。整首诗以凤凰台为载体,寓言历史,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