㮤轩为江礼闻赋

平湖斜带城东道,幽轩偃蹇长松好。

琥珀脂凝露叶光,茯苓出土云根老。

八月九月天气虚,疏帘焚香公事馀。

秋风落树山月吐,一榻清凉还读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㮤轩周围环境的清幽与主人闲适的生活状态。

首句“平湖斜带城东道”,以平湖与城东道路的自然连接,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不失静谧的氛围。接着,“幽轩偃蹇长松好”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 {

* “幽轩”:指环境幽静的小屋或亭台。

* “偃蹇”:形容松树姿态苍劲、挺拔。

} 这样的场景中,长松的挺立与幽轩的静谧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随后,“琥珀脂凝露叶光,茯苓出土云根老”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露珠在树叶上的光泽比作琥珀脂,将茯苓从土中长出的根部比作云根,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也赋予了这些景物以生命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艺术性。

接下来,“八月九月天气虚,疏帘焚香公事馀”两句,点明了时间(八九月),并暗示了季节的转换与气候的变化。通过“天气虚”这一描述,诗人巧妙地传达了秋季特有的清冷与空旷之感。同时,“疏帘焚香”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高雅,暗示了主人在忙碌公务之余,仍能享受生活的闲适与宁静。

最后,“秋风落树山月吐,一榻清凉还读书”两句,将画面推向高潮。秋风轻拂,落叶飘零,山间月色渐显,一席清凉的榻上,主人继续沉浸在书海之中。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对知识的热爱。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与哲思,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收录诗词(362)

刘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兰轩为丁彦鼎赋

隐居草堂临澹津,疏帘昼垂无市尘。

青衫缁鬓宁辞禄,白眼乾坤不厌贫。

小窗斑竹阑干曲,客来屐齿苔痕绿。

缃帙连床蠹影沉,墨池映砚鹅群浴。

手种幽兰满后庭,紫茎芳穗延馀馨。

烟痕远浥三湘碧,露气遥分九畹青。

返掩衡门乐真趣,不向繁华逐桃李。

美人采结自有期,五云环佩蓬莱水。

形式: 古风

题滕王阁

珠帘画栋当南浦,岸草汀花几今古。

九江潮白雁横秋,五老云青龙出雨。

浩荡沧波去莫回,凄凉唐室不胜哀。

空遗王勃文章在,父老扁舟奠酒来。

形式: 古风

暑雨写寄吴鲁瞻

暑雨蒸晴沙草绿,村北村南啼布谷。

挂书牛角学躬耕,老眼生花不成读。

土墙柴门茅屋低,粝饭过午行人稀。

故园竹树久芜秽,荒榛瓜蔓相因依。

却忆扬旌出沙漠,不忿旄头射芒角。

骷髅饮酒带血腥,马上单于雪中缚。

形式: 古风

耕读生涯为子升弟作

杏花开时啼乳鸠,平野雨霁青烟浮。

稚儿呼犊出沟食,长蓑短笠登西畴。

布谷村南声逐逐,劝人种新食新谷。

蛙声知岁卜田头,龙骨声閒卧沙曲。

九农鼓腹喜年登,?稏连云欣岁熟。

草塘低接榆柳墙,柴门半掩归牛羊。

溪虚笛弄夕阳晚,木脱风高秋露凉。

窗下移灯把书读,老翁燃松当短烛。

但愿官家徭役平,鸡黍年年会邻屋。

形式: 古风